2025年 07期
伊马替尼、瑞戈非尼与华法林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
金莎莎;杨庆;方铂钰;林厚文;蔡卫民;目的 分析伊马替尼、瑞戈非尼与华法林的体内药动学相互作用,评估相互作用对华法林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A组予生理盐水(10 mL·kg-1)+华法林(2 mg·kg-1),B组予伊马替尼(20 mg·kg-1)+华法林(2 mg·kg-1),C组予瑞戈非尼(10 mg·kg-1)+华法林(2 mg·kg-1)。通过眼眶后静脉丛采集大鼠血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S)-华法林、(R)-华法林、(S)-7-羟基华法林和(R)-10(R)-羟基华法林的浓度,并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NCA)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血浆中(R)-华法林的峰浓度(Cmax)及其代谢产物(R)-10(R)-羟基华法林的Cmax更低(P<0.05);C组血浆中(S)-华法林的Cmax、(S)-华法林达峰时间(Tmax)和(R)-10(R)-羟基华法林Tmax更低(P<0.05);B组和C组的华法林对映体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的消除半衰期(t1/2)和血浆暴露量(AUC0-t、AUC0-∞)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伊马替尼和瑞戈非尼在体内会影响华法林对映体及其主要羟基化代谢产物的药动学过程,临床使用华法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美罗培南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比较
李红桥;夏雯;李兰;柯敏;饶志威;目的 评价美罗培南仿制药与原研药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美罗培南的临床合理使用和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的住院病例506例,根据使用美罗培南种类分为仿制组(n=209)和原研组(n=297),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调整组间差异后,比较2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匹配后,2组各纳入病例193例。有效性评价方面,仿制组治愈率为86.01%,原研组治愈率为91.1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安全性评价方面,仿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25%,原研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济性评价方面,仿制组住院期间总费用、药品总费用、抗菌药物费用低于原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美罗培南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当,但与原研药比较,美罗培南仿制药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HPLC法测定翁沥通胶囊中木犀草苷、芦荟大黄素、栀子苷和甘草苷的含量
梁银洪;陈浩;周杰鑫;余红花;谭本仁;目的 建立HPLC法用于测定翁沥通胶囊药材组成中木犀草苷、芦荟大黄素、栀子苷和甘草苷4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分离,柱温为室温,流速设定为1.0 mL·min-1,检测波长:木犀草苷351 nm、芦荟大黄素254 nm、栀子苷和甘草苷237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HPLC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 木犀草苷、芦荟大黄素、栀子苷和甘草苷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039 24~3.924 00μg·mL-1、0.039 00~3.900 00μg·mL-1、0.029 43~2.943 00μg·mL-1和0.019 04~1.904 00μg·m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3%、100.41%、100.04%和99.84%;方法重复性RSD分别为0.98%、1.30%、1.00%和1.10%;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结论 实验建立的HPLC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时间短、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翁沥通胶囊的质量控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利伐沙班的用药剂量特征分析
姚云娟;李蕾;尹兆恒;张峻;吴迪;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中的用药剂量,为利伐沙班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18年11月至2023年6月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的666例NV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卒中风险评估工具(CHA2DS2-VASc)评分、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分系统(HAS-BLED)评分和联合用药情况等信息。根据利伐沙班的初始使用剂量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分为标准剂量组(n=169)和超说明书剂量组(n=497),分析NVAF患者利伐沙班的用药剂量特征和剂量超说明书情况。结果 超说明书剂量组年龄、CHA2DS2-VASc评分、HAS-BLED评分、高血压患者占比、冠心病患者占比、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占比、联合决奈达隆的患者占比、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占比、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占比和左心耳封堵术后患者占比均高于标准剂量组(P<0.05);血小板计数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666例NVAF患者每日使用利伐沙班的剂量范围为2.5~20.0 mg,主要集中在15 mg和10 mg;72.67%的患者利伐沙班使用剂量低于药品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利伐沙班的剂量调整原因包括年龄、肾功能、合并症、药物相互作用及出血和卒中风险等。结论 利伐沙班在NVAF患者中的使用存在个体差异,低剂量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临床使用利伐沙班时需加强患者的个体化管理,优化治疗策略,提高利伐沙班用药合理性。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结合加权优劣解距离法的替吉奥胶囊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建立与应用效果分析
魏曼玉;梁英丽;目的 以药物利用评价(DUE)为基础,建立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结合加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的替吉奥胶囊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并评价替吉奥胶囊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2023年1月,根据药品说明书、相关指南和文献等制定替吉奥胶囊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分别抽取2022年1至12月(干预前)和2023年1至12月(干预后)使用替吉奥胶囊的病例各120例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根据建立的替吉奥胶囊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对照组替吉奥胶囊用药不合理原因,并予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比较2组替吉奥胶囊的用药合理性。结果 对照组120例病例中Ci最高为100%,最低为36.6%,Ci≥80%的病例有47例(占39.17%),60%≤Ci<80%的病例有40例(占33.33%),Ci<60%的病例有33例(占27.50%)。研究组120例病例中Ci最高为100%,最低为43.6%,Ci≥80%的病例有81例(占67.50%),60%≤Ci<80%的病例有16例(占13.33%),Ci<60%的病例有23例(占19.1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i≥80%的病例占比显著提高(P<0.05);在用法用量、适应证、疗程、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方面,研究组替吉奥胶囊用药不合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HM结合加权TOPSIS法的替吉奥胶囊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较高,运用该合理性评价标准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并予以针对性干预,能够提高替吉奥胶囊的用药合理性。
驻科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全程化管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欧云芳;陈绍星;王学昌;姜坤;俞春雷;唐顺聪;毕秀梅;刘瑞;刘鑫;郑峰瑞;目的 探究驻科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全程化管理模式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选取2024年1至3月收治于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5例作为干预前组,2024年4至6月收治于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5例作为干预后组。干预前组予常规治疗,干预后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驻科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全程化管理模式干预,该模式的工作内容包括入院后驻科药师药学问诊、用药依从性评估、联合查房、医嘱审核及健康宣教;出院前驻科药师用药教育;出院后驻科药师门诊随访和居家访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门诊复诊率、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驻科药师的认可度。结果 干预后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和门诊复诊率均高于干预前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干预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驻科药师的认可度较高。结论 驻科药师参与的药物治疗全程化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医护人员和患者对驻科药师有较高的认可度。该模式可以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基于CiteSpace的环孢素血药浓度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宋璐;葛齐敏;徐涛;王阿明;魏筱;黄磊;目的 对我国环孢素血药浓度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环孢素血药浓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方法 以“环孢素”“血药浓度”为关键词检索1992至2023年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去重和筛选后,最终纳入文献253篇。提取发文时间、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数据,采用CiteSpace 6.3.R3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992至2019年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相关文献发文数量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2020至2023年呈现下降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学部、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药剂科。“肾移植”“影响因素”“他克莫司”“监测”“药学监护”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关键词时间线图显示,2019至2023年围绕环孢素血药浓度开展的研究聚焦于肾移植、不良反应和药学监护等,在联合用药和合理用药等药学服务方面也开展了深入研究。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1992至2009年研究热点为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相关药学服务,2007至2014年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器官移植,2015至2023年研究热点为合理用药、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结论 1992至2023年国内学者在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热点集中在药学服务、器官移植、合理用药等领域,未来可通过加强机构与作者之间的合作进一步深入探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影响
罗菊;沈青;顾立华;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1月确诊的11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术后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斑块稳定性、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微循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冠状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血管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均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皮疹和腹泻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AMI患者的疗效优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明显改善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提高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改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第三方配送模式下的互联网医院药品自提点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金润麟;石浩强;目的 探索第三方医药公司配送模式下的互联网医院药品自提点的信息化建设方案,以实现药品流通全过程可追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方法 对互联网医院药品自提点的药品流转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实施信息化建设,开发微信管理小程序,实行处方打包药品自提点内的全流程管理。结果 运用信息化技术改进医院互联网医院药品自提点的工作流程,提升了药品管理水平,规范了药品流通环节,保障了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结论 第三方配送模式下的医院互联网医院药品自提点的信息化建设,促进了医院互联网医院药品自提点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升了药品管理水平。
“临床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田怀平;刘艳;张健;《临床药理学》是药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在《临床药理学》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培养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家国情怀、专业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认同感。通过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案例展示等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相结合,为临床药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