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及其潜在不良反应
邱晓燕;杨慧莹;颜明明;毛俊俊;董悦;陈碧翠;王琲;钟明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目前危害全球的传染性疾病,造成约1亿人感染和200万人死亡。在缺乏有效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疫苗成为全球防控新冠病毒的重要方法,在我国已经有超过1 000万人注射了灭活疫苗。从疫苗的研发机制、研发进展和潜在的不良反应3个方面,系统综述新型冠状病毒的灭活疫苗、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RNA疫苗、DNA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供医药专业人员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临床安全性监察和社会公众科普学习。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刘桦;王鹤尧;张佳丽;<正>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全球10%~25%的人受到它的困扰。根据粗略估计,我国每年至少有3千万~4千万人患病。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其四大典型症状为:鼻痒、喷嚏、鼻溢液和鼻阻塞。目前国际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案主要有远离过敏源、药物疗法、免疫疗法等。现就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疗法进行综述。1减充血剂鼻内充血是过敏性鼻炎最严重的症状之一,减充血剂具有拟交感活性,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而缓
人工智能应用于药学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刘蕙嘉;马国;人工智能(AI)与药学服务的交叉渗透和深度融合,可大大提升药学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推动临床药学学科快速发展。笔者总结了AI在智能调剂服务、智慧药房、药学监护和精准药物治疗等药学服务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分析了"AI+药学服务"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展望了"AI+药学服务"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精准药物治疗,为患者和公众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精准化和高品质的智慧药学服务。
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伏诺拉生
何金杰;程能能;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目前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药物,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常表现出某些局限性,如起效慢和个体间变异大等。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断剂(P-CABs)是一类新型的抑酸药物,其代表药物为伏诺拉生。该类药物与K~+竞争H~+,K~+-ATP酶(质子泵)上的结合位点从而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其新颖的作用机制及特有药动学特征,使其显示出优于PPIs的特性,如起效快、结构稳定、抑酸效果持久、个体差异小和不良反应少等。多项Ⅲ期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伏诺拉生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中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有望为酸相关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刘晓东;李佳楠;孙浩;肇丽梅;菅凌燕;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系统、万方数据医药系统、Medline数据库检索1977-2013年有关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病例40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良反应病例24例,涉及的反应系统有泌尿系统、肝胆系统、离子紊乱、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结论两性霉素B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引起的不良反应相似,但应注意某些特殊不良反应。临床上应该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及其生物利用度
王玉,张喆,陈西敬,张正行,安登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对其分散片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以HPLC外标法测定人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 ,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 (5∶5∶90 ) ,紫外吸收波长为 2 37nm。 12名健康志愿者服药后 ,依据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和对照片经时血药浓度 ,研究了 2种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本法对血浆中药物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 1μg·mL-1,线性范围为 0 2~ 18 0 μg·mL-1,回收率 >90 % ,日内RSD为 0 71%~ 1 6 5 % ,日间RSD为0 77%~ 4 41%。按AUC0→∞ 计算出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7 8± 14 3)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 ,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2种对乙酰氨基酚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的临床研究进展
梁静茹;杨晓蕾;杜婉笛;胡嘉容;周俊伟;朱晨阳;蔡卫民;马国;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是一种新型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其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均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体质量,具有良好的心血管、肾脏保护作用,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本文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等方面对司美格鲁肽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以及降糖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三七总皂苷复方脂质体凝胶剂的制备及皮肤给药研究
徐白;沈蕴琪;方晓玲;张丽珺;陈大为;目的制备三七总皂苷复方脂质体凝胶剂,并进行体外透皮吸收研究。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三七总皂苷复方脂质体的处方,再以卡波姆为基质制成凝胶剂。通过智能透皮试验仪,进行体外透皮实验,研究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_1及β-蜕皮激素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并采用HPLC法检测透过及滞留在皮肤内的Rg_1和β-蜕皮激素量。结果卵磷脂与胆固醇用量比为9:1,Rg_1质量浓度为40 g·L~(-1)β-蜕皮激素质量浓度为3g·L~(-1),脂药比为5:1时的处方为最佳脂质体处方,卡波姆-934重量比为1%时,药物的皮肤滞留量最大。结论将三七总皂苷制备成复方脂质体凝胶剂,能够增加药物的皮肤滞留量,提高药物在皮肤局部的生物利用度。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杨耀芳<正>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为临床清虚热的首选药物。自1971年首先发现其提取物对鼠疟、猴疟有显著的抗疟作用,次年命名该有效单体为青蒿素(artemisinie),198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至今,研究发现青蒿素除具有抗疟作用外,尚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