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利;王志武;董桂兰;刘丽丽;谷雪;吕立丽;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水平,以及治疗结束后12、18、24个月的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7%和86.0%(P <0.05),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9.5%和55.8%(P <0.05)。2组治疗过程中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高血压、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均为1~2级,其中手足综合征和高血压发生率以观察组为高(P <0.01),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17 d和160 d (P=0.001)。治疗后,2组患者CEA、NSE及ProG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能够降低患者的CEA、NSE及ProGRP水平。
2021年03期 v.30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9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露;王珊;
目的探讨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2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与研究组(n=62)。对照组患儿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按患儿体质量给药(体质量<15、15~23、23~40、> 40 kg患儿,剂量依次为30、45、60、75 mg),po,bid;研究组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剂量为2~5岁患儿每次口服5 m L,5~12岁患儿每次7.5 m L,po,tid。比较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2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55%vs 83.87%,P <0.05),患儿发热、流鼻涕、咽痛及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2组患儿治疗后体内IL-1β、IL-6和TNF-α等炎性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1),且研究组患儿上述炎性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四季抗病毒合剂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较佳,不仅能有效减轻患儿发热、流鼻涕、咽痛及咳痰等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儿病情好转。
2021年03期 v.30 165-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168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潘媛媛;王瑜斐;庄秀秀;黄陆平;金深辉;王均炉;
目的探讨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全麻妇科患者丙泊酚用量与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8例,年龄35~55岁,ASAⅠ或Ⅱ级,体质量指数18~24 kg·m-2,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全身麻醉。根据术前血红蛋白含量将入选患者分成正常组、轻度贫血组和中度贫血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麻醉时间和丙泊酚使用量。结果 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麻醉时间和血浆白蛋白等经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度贫血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低于轻度贫血组或正常组(P <0.05),且血红蛋白与丙泊酚用量之间呈弱相关(r=0.293,P=0.046)。结论在BIS监测下,中度贫血的妇科患者在实施腹腔镜手术时需降低丙泊酚用量。
2021年03期 v.30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6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姜卫;张弩;吴品雯;史琪清;
目的观察舒更葡糖对术中深度肌松的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舒更葡糖组(S组,n=32)和生理盐水组(N组,n=32)。术中2组均在肌松监测下采用间断泵注罗库溴铵维持深度肌松,保持强直刺激后计数(PTC)≤2。拔管时,S组给予舒更葡糖2 mg·kg~(-1),N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成功拔管后,比较2组患者在拔管后中低氧血症、二次插管等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N组比较,S组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6%vs 0%,P <0.05)。结论舒更葡糖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深度肌松后因肌松残余导致的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021年03期 v.30 174-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汪宝军;张莉蓉;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与ABCB1 G2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将收集符合标准的483例ABCB1 G2677T基因检测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与ABC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83例患者的ABCB1G2677T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 0.05),ABCB1 G2677T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为48.24%。服药前,2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服药4周后,血脂变化率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G型、GT型患者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血脂变化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TC、LDL脂质水平降幅中,TT型患者瑞舒伐他汀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瑞舒伐他汀组降幅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在TG、HDL脂质水平降幅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与ABCB1 G2677T基因多态性有相关性,ABCB1 G2677T携带TT等位基因患者选用瑞舒伐他汀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
2021年03期 v.30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0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赛贞;陈茜茜;徐红燕;徐煜彬;徐珊珊;夏哲林;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脑组织分布特征及对癫痫模型大鼠脑部放电的影响。方法首先将12只SD大鼠分为2组,即对照组(予拉莫三嗪20mg·kg~(-1),ip)和实验组(予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20 mg·kg~(-1),ip),未构建癫痫模型,利用HPLC法检测2组给药后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及脑组织浓度。其次取6只大鼠,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最后将3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纳米水凝胶组、拉莫三嗪组和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组,构建戊四氮癫痫模型,记录各组大鼠脑部放电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了34.4%(P <0.01),MRT_(0-12h)增加(P <0.05),t_(1/2)延长(P <0.01),CL降低(P <0.05),V_d增加(P <0.05)。脑组织分布结果显示,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腹腔给药后主要分布于脑组织,12 h后实验组脑部海马体、大脑皮层、下丘脑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大脑皮层药物浓度最高(P <0.05)。药效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拉莫三嗪组和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组均能抑制大鼠脑部左额叶、右额叶、左海马和右海马的癫痫发作(P <0.05);与拉莫三嗪组比,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组癫痫发作时间和波幅下降,脑电频率升高(P <0.05)。结论拉莫三嗪纳米水凝胶能延长拉莫三嗪体内作用时间,呈现脑靶向分布特征,并降低癫痫大鼠癫痫发作程度。
2021年03期 v.30 182-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23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蔡永豪;张晓碧;徐雪姑;郁引飞;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珍珠明目滴眼液中冰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色谱柱为Rtx-5 ms (3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离子源为EI源,四级杆质量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冰片在质量浓度1~1 000 mg·L~(-1)内线性良好,峰面积与浓度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 924.6 x+23 582 (R~2=0.999 1)。样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RSD均<3.8%)。结论建立的GC-MS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可用于珍珠明目滴眼液中冰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2021年03期 v.30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23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潘辛梅;谢林利;谢江川;李明红;陈勇川;
目的全面了解重庆市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质控员的工作情况,分析质控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质控员的角度分析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的影响因素,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探讨提升临床试验质量的相应对策。方法针对重庆市22家机构的质控员设计专门的调研问卷,开展问卷调研,了解我市质控工作的整体情况。结果全市质控人员的配备严重不足,质控内容不够全面。结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质控员对药物临床试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提升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必须增加人员配置,提高质控员的质控工作能力,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
2021年03期 v.30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1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杰;张谊芳;王佳良;王钧;
目的考察住院因素对老年患者用药合理性的影响,为临床药师开展处方精简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年龄≥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复杂性和适宜性开展调查与分析。应用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指数(MRCI)和Beers标准分别评估老年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长期药物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和潜在不适当用药(PIMs)情况,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与住院期间MRCI变化幅度相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老年患者151例。出院时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和PIMs发生例次均较入院时有显著变化。MRCI从入院时的24.9分增加至出院时的30.3分(P <0.01);每例患者的PIMs从入院时的1.6例次增加至2.1例次(P <0.01),PIMs发生率从55.0%增加至68.2%(P <0.05)。基线(入院时)的MRCI值、联合用药数量以及罹患疾病数等因素与住院期间MRCI变化幅度之间有相关性。结论住院治疗进一步增加了老年患者长期药物治疗方案的复杂程度和PIMs发生例次,临床药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参与老年多重用药管理及处方精简,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2021年03期 v.30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春来;徐静瑶;庞艳玉;陈晓晶;钟明康;
目的了解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8个城市121家各级样本医疗机构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门急诊患者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的处方。共纳入1 121张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分析其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evman 5.3对筛选的RCT/CCT研究进行评价,以低度偏倚风险(A级)的文献作为超说明书使用的循证依据。结果适应证超说明书处方有1 084张(96.70%),临床诊断包括流产、异常子宫出血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经偏倚风险评估,仅有4篇多囊卵巢综合征和1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为低度偏倚风险,研究质量为A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结果认为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临床循证依据。结论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屈螺酮炔雌醇片(Ⅱ)适应证超说明书用药的临床循证依据,可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30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1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邢孔浪;宋佳伟;柴芳;邓黎黎;彭玉凤;黄卉;
目的建立罗沙替丁醋酸酯(RXTA)合理性评价标准,并采用属性层次模型(AHM)综合评价罗沙替丁醋酸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罗沙替丁醋酸酯说明书、中华医学会、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发布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依据,制定罗沙替丁醋酸酯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20年1-6月260例应用罗沙替丁醋酸酯的归档病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罗沙替丁醋酸酯不合理的主要问题为药物经济性、超适应证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次要问题为超疗程用药、未进行用药监护、治疗无效未调整方案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病历得分(MRS)≥90分的有50例(19%),80~90分的有6例(2%),60~80分的有156例(60%),<60分的有48例(18%)。结论罗沙替丁醋酸酯使用合理性较差,需加强管理,采用行政干预联合药学干预可提高罗沙替丁醋酸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品费用。属性层次模型科学、合理、简单、实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合理性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真实可信,可在药物合理性评价中推广。
2021年03期 v.30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20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雅慧;吴颖;范佳;张元元;林巍;张皓;何娜;赵立波;张瑞东;翟所迪;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说明书推荐剂量下白血病患儿体内万古霉素的治疗窗达标情况及其清除率特征。方法入组接受万古霉素40 mg·kg~(-1)·d~(-1)剂量给药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白血病患儿,分别观测以谷浓度和以群体药动学模型为基础的贝叶斯法及Sawchuk-Zaske公式法计算的24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监测指标下的达标情况。计算万古霉素的个体清除率,并与既往文献中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的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22例患儿,8例患儿稳态谷浓度达到5~15 mg·L~(-1),其中只有3例患儿的AUC_(0-24h)达到了400~650 mg·h·L~(-1),纳入患儿的平均清除率高于非恶性血液病患儿(P <0.05)。结论万古霉素说明书推荐剂量下白血病患儿达到治疗窗的比例较低,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并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对于儿童监测的AUC_(0-24h)范围,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
2021年03期 v.30 209-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杨丽;朱剑萍;李敏;赵蕊;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伴颅底曲霉菌感染的药学实践模式。方法对1例颅底曲霉菌伴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的抗感染用药过程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着重关注药物用法用量、相互作用、不良反应,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实施的药学监护和优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使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药物药效学、药动学以及作用机制的了解,以治疗矛盾、药物相互作用及药品不良反应为切入点参与临床实践,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2021年03期 v.30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银丽;何素梅;赵慧静;
目的探讨气性肾盂肾炎伴脓毒症休克的治疗策略及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气性肾盂肾炎伴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并为该患者提供全程个体化的药学监护。结果在患者行右肾切除术后接受个体化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不仅参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提供及时的判断与处置,还在适当时机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治疗等。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1年03期 v.30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燕;刘红;方会慧;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胃轻瘫合并肝损伤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肠梗阻患者术后出现胃轻瘫及肝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为其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对胃轻瘫合并肝损伤患者展开全程化的药学监护,充分发挥营养治疗的临床作用,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临床药师在个体化营养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可进一步规范临床营养治疗。
2021年03期 v.30 22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41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子暄;郁骐襄;徐熠;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伴菌血症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难治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伴菌血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并从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方面对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协助临床选择抗感染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先后使用万古霉素+美罗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等方案治疗,但抗感染效果不佳,感染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团队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与现有指南共识,将抗感染治疗方案改为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后患者感染得到治愈。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并协助难治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伴菌血症患者抗感染治疗,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有效性。
2021年03期 v.30 226-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万虎;徐嵘;赵新才;杨全军;郭澄;张剑萍;
目的介绍并探讨奥沙利铂致急性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药师通过查阅文献与临床指南,对1例奥沙利铂化疗致急性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分析可能的机制,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经停用奥沙利铂,给予糖皮质激素、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支持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及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奥沙利铂致急性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损伤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措施,及时识别并处理至关重要。
2021年03期 v.30 229-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