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苁蓉益肾颗粒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代谢的影响

    范佳莹;龚文波;陈霞波;

    目的探究苁蓉益肾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7例)。2组均予厄贝沙坦0.15 g,qd,po。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苁蓉益肾颗粒2 g,bid,po,疗程10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尿蛋白、FB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TC、TG、LDL水平均显著下降、HDL值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TC、TG、LDL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1),HD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SOD、MDA、AOPPs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SOD、MDA、AOPPs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23%vs 65.96%,P<0.05)。结论苁蓉益肾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糖、血脂、尿蛋白及氧化应激水平。

    2019年05期 v.28 321-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 ]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人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对于伊马替尼耐药中的作用

    韩晨阳;郭丽;盛泳佳;李文燕;杨毅;

    目的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K562细胞对于伊马替尼耐药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首剂大剂量冲击和逐步增加剂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伊马替尼耐药的人髓性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IMA。Western-Blot和RT-qPCR法检测耐药株中XIAP的表达水平。小干扰RNA沉默耐药株中XIAP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siRNA-NC组以及siRNA-XIAP组。XIAP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普通K562细胞,构建XIAP过表达的K562细胞株,将细胞株分为对照组、空质粒组和实验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对于伊马替尼的敏感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观察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构建的耐药株对10μmol·L~(-1)的伊马替尼耐药,在K562/IMA细胞株中XIA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XIAP沉默后,相比对照组,siRNA-XIAP组中细胞活力显著下调,凋亡率增高,IC_(50)值下调,且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K562过表达XIAP后,IC_(50)值增高,凋亡率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中凋亡蛋白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结论 XIAP在慢性髓性白血病对伊马替尼耐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水平增高可以降低细胞对于药物的敏感性,起到抗凋亡作用。

    2019年05期 v.28 326-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9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不同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

    冷燕奎;王强;金斌;江建明;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对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区组随机法分为英夫利昔组和阿达木组,每组80例。英夫利昔组患者给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阿达木组患者给予阿达木单抗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晨僵时间、腰背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沉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晨僵时间、腰背痛VAS评分、BASDAI以及血清CRP、IL-6、TNF-α和血沉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阿达木组晨僵时间、腰背痛VAS评分和BASDAI低于英夫利昔组(P<0.05),而血清CRP、IL-6、TNF-α和血沉水平高于英夫利昔组(P<0.05)。结论阿达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晨僵时间、VAS评分和BASDAI的影响大于英夫利昔,而英夫利昔对强直性脊柱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大于阿达木。

    2019年05期 v.28 33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7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地屈孕酮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孙丽;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地屈孕酮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患者的生育功能,以及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DIE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手术后给予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屈孕酮反向添加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复发率和妊娠率,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HMGB1、RBP4和MMP-1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E_2、FSH和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中E_2和FSH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70%vs 74.42%,P<0.05)。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7%vs 18.6%,P<0. 05);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8%vs 27.9%,P<0. 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HMGB1、RBP4和MMP-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戈舍瑞林联合地屈孕酮的反加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调节腹腔镜手术后DIE患者生殖激素水平,提高自然受孕率,降低复发率及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能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2019年05期 v.28 337-3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 ]
  •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苁蓉益肾颗粒中9种成分的含量

    俞明义;龚建锋;冯婉红;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苁蓉益肾颗粒中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水晶兰苷和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330 nm(检测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和异毛蕊花糖苷),217 nm(检测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和235 nm(检测水晶兰苷和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结果松果菊苷、管花苷A、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水晶兰苷和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分别在8.56~171.20、2.48~49.60、4.87~97.40、2.69~53.80、3.06~61.20、0.88~17.60、1.76~35.20、12.59~251.80和13.73~274.6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1%、98.19%、98.90%、97.92%、99.05%、96.98%、98.69%、99.61%和100.03%,RSD分别为0.98%、1.36%、1.18%、0.85%、1.04%、1.43%、1.25%、0.87%和0.7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可用于苁蓉益肾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9年05期 v.28 341-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 ]
  •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王一川;韦超祎;许开伟;黄平平;吕雅;耿武军;王均炉;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随机选取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59例(男77例,女82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后行胃镜检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丙泊酚剂量相关的因素,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①丙泊酚诱导剂量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脉压差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27(P<0.001)、0.629(P<0.001)和0.200(P<0.05);与患者术前心率成正相关,r值为0.403(P<0.001)。②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无痛胃镜丙泊酚诱导剂量=3.407-0.458×年龄-0.528体质量指数+0.184术前心率+0.157术前平均压。模型拟合度R=0.838,F=72.039,P<0.001,提示该模型可信度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丙泊酚诱导剂量的预测模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2019年05期 v.28 348-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8 ]
  • 外用糖皮质激素处方的重复治疗评价

    迟丹怡;王莹;李文艳;王斌;钟明康;

    目的探究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的重复治疗问题。方法选取2016年12月皮肤科门诊的全部处方84 110张,筛选出含激素处方34 398张。处方同时开具2种或以上含同等或相似强度激素的药品被判定为重复用药。结果激素重复治疗的处方达1 410张(4.1%)。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重复使用占比合计43.3%,其中索咪新尿素乳膏和复方倍他米松乳膏联用占比最多,达26.4%。中效激素重复使用占比合计53.5%,其中复方曲安奈德乳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联用占比最多,达27.1%。结论激素重复治疗现象并不少见,医师对激素的相关认知需提高,临床药师应加强处方审核和评价,推动处方精简,提高激素的使用安全。

    2019年05期 v.28 351-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1 ]

医师药师园地

  • 不同剂量地佐辛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分析

    刘海英;顾欣;刘海燕;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地佐辛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择期全麻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2例,根据麻醉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42例与高剂量组50例。高剂量组术后静脉镇痛采用地佐辛0.8 mg·kg~(-1)+托烷司琼5 mg;低剂量组采用地佐辛0.5 mg·kg~(-1)+托烷司琼5 mg。记录2组镇痛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插管,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插管时间分别为(17.28±4.19) s和(18.30±3.18)s,组间比较P>0.05。低剂量组术后2、4、8、12和24 h的疼痛评分与高剂量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1 d和插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术后24 h的MAP与HR显著低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术后48 h的呕吐、锥体外系、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显著低于高剂量组的30.0%(P<0.05)。结论低剂量地佐辛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应用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插管,也不会影响镇痛效果,且能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9年05期 v.28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病原学特点及用药分析

    李三妮;段坤峰;王玉庆;张古英;

    目的分析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特点,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细菌种类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出院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共1 436例。结果患儿发病年龄为(1.86±3.03)岁,0.5 h~13岁;发病较多的月份是6月至9月;住院天数(19.80±11.03)d;主要合并症为肺部感染、新生儿败血症、脓毒血症、贫血、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肌酶异常等;全部患儿的治愈率为78.20%,好转率为19.36%,放弃率为2.37%,死亡率为0.07%;276例患儿检出阳性,阳性率为19.22%,其中共检出革兰阳性菌183株,革兰阴性菌101株。前3位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仍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霉素和阿米卡星等高度敏感。结论革兰阳性菌仍是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细菌性脑膜炎的预后与病原菌、机体合并感染的部分及是否及早有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密切相关。根据患儿病情应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选择强有力的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联合用药。

    2019年05期 v.28 358-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6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 ]
  • 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升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刘志伟;余灵芝;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住院患者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程序,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药师的工作记录,分别统计对照组(2017年7-12月)和研究组(2018年1-6月)患者的医师接受干预率、合理用药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疾病转归结果、药物治疗费用及药师的服务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医师接受临床药师干预率(95.22%vs 91.51%)、合理用药率(96.00%vs 91.67%)、疾病治疗有效率(93.81%vs 87.99%)与药师服务满意度(99.92%vs 95.8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7.84%vs 10.09%)、人均药物费用[(1 843±208.16)元vs(2 015±211.70)]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初步实现预期目标。结论通过PDCA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经济性,以及增加患者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从而改善临床药学的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2019年05期 v.28 363-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238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 ]

循证药学

  • 沃诺拉赞清除幽门螺杆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赵世峰;姚冲;汪荣华;顾掌生;刘江;

    目的系统评价沃诺拉赞(VPZ)清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截至2018年3月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中VPZ对比质子泵抑制剂(PPI)清除Hp的临床研究,对文献进行筛选及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共计16 5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PZ联合方案一线清除率显著高于PPI组(86.9%vs 68.0%,P<0.000 01);针对克拉霉素的亚组分析同样显示了此优势(敏感组:94.1%vs 88.6%,P=0.002;耐药组:81.5%vs 40.9%,P<0.000 01)。然而,VPZ并未在二线清除(83.4%vs 81.4%,P=0.72)及青霉素过敏人群(94.1%vs 86.2%,P=0.19)中展现优势。此外,随机对照试验(RCT)亚组显示VPZ组安全性高于PPI组(32.7%vs 40.5%,P=0.02),而观察性研究(OS)亚组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vs 5.0%,P=0.25)。结论 VPZ联合方案具有明显的一线清除率优势,可推荐用于克拉霉素耐药患者;二线清除率则与PPI相当。总体上,VPZ安全性良好。鉴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证据水平有限,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对此加以证实。

    2019年05期 v.28 367-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0K]
    [下载次数:30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9 ]

临床药学教育

  •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探索

    郁韵秋;邹艳;姜琳琳;李嫣;

    目的基于"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探索,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文献查阅和讨论,拿出实验方案;之后进行大组汇报和交流,不断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入小组进行方案的实施,及时总结并引入网上提交作业等新的学生更乐于采纳的形式,将以往学生按照实验讲义进行实验操作的传统模式,改为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新模式。结果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跃度增加,在实验方案设计和讨论中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结论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更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益于加深对分析化学课程中知识点的理解和融会贯通,为临床药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作铺垫。

    2019年05期 v.28 374-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 ]

合理用药

  • 循环审方模式下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

    王晓梅;陈叶红;谭兴华;丁洁卫;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在循环审方中发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收集2017年1至12月我院PIVAS审方药师采用循环审方模式发现并登记的不合理用药医嘱1 929条,并从不合理用药医嘱类型及主要涉及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在审核的199 514份用药医嘱中,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1 929条,占审核医嘱数的0.9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剂量不合理、用药无指征、溶媒量不合理、超疗程用药、溶媒选择不合理、配伍不合理和用药有禁忌等,其中剂量不合理所占比例最高,为24.99%;其次为用药无指征,占16.43%。结论循环审方模式有利于提高我院PIVAS静脉用药医嘱的合理性。

    2019年05期 v.28 376-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 ]

药学实践

  • 临床研究协调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璐;周吉银;

    目的概述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的管理模式、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提升CRC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国内外有关CRC的管理模式和日常管理,并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果采用设置准入标准、培训、考核和奖惩的管理模式、临床试验准备期和进行期进行日常管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规范化培训和认证考试、建立院内CRC职业等级评估、统一管理院外CRC、完善现场管理组织制度建设和协助CRC优化管理流程的对策。结论 CRC给临床试验带来质量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可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以期促进CRC在我国临床试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9年05期 v.28 379-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12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 ]
  • 精准医疗体系下临床药师参与肿瘤内科医疗查房的切入点

    魏娜;翁秀华;曾凡湘;刘茂柏;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体系下临床药师参与肿瘤内科医疗查房的切入点。方法在参与肿瘤内科医疗查房中,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生理、疾病因素,药物特殊作用机制,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源性疾病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等因素协助医师促进临床精准用药。结果医师对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后,临床药师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保证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和使用正确剂量,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结论精准医疗体系下,临床药师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用药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019年05期 v.28 382-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 ]
  • 库欣综合征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增强华法林钠抗凝功能的病例分析

    石二霞;卢琳;唐彦;吕芳;刘赫;李明;宋爱羚;张葵;邢小平;

    目的观察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库欣综合征患者应用米非司酮对华法林抗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例合并血栓且短期内不能进行垂体手术的库欣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指标改变和华法林钠的剂量调整,分析2种药物合并使用的相互作用。结果米非司酮可以很好地改善库欣综合征的相关症状,与华法林钠合并使用能够明显延长PT及升高INR,华法林钠需要及时减量才能将维持凝血指标在抗凝范围内。推测2种药物共同通过CYP3A4代谢,米非司酮通过拮抗高皮质醇血症致高凝的作用而减少华法林钠的抗凝剂量。结论对于同时使用米非司酮与华法林钠的库欣综合征患者,米非司酮可能增强了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2019年05期 v.28 385-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 ]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脾切除术后利血平引起的血管麻痹综合征的治疗

    季宏建;周小华;张元萍;施乾坤;岳峰;果德安;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识别和处理利血平引起血管麻痹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脾切除术后利血平引起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治疗,通过分析患者住院前后所用药物、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后最终确定导致血管麻痹综合征的药物为利血平;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先后建议加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体内炎症介质和残余游离的利血平;加用加压素、亚甲蓝和甲钴胺等对症治疗并行疗效评价和用药教育等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后患者顽固性低血压逐渐好转,病情稳定,切口愈合良好后予出院。结论建议在围术期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一旦出现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时积极对症处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2019年05期 v.28 38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药物不良反应

  • 替加环素致三酰甘油极度升高伴血小板降低和凝血功能障碍1例

    赵苏彦;陈燕珍;张昊天;李邦华;王小钦;顾静文;

    <正>【病例】患者男性,89岁,因反复肺部感染,咳嗽、咳痰加重伴发热1 d于2017年9月16日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脑梗死后遗症(既往口服利伐沙班10 mg ,qd)、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和高脂血症(口服非诺贝特0.16 g,qn,控制血三酰甘油在3.63~4.52 mmol·L-1); 无慢性肝病及肾脏病史, 无药物不良反应史。患者在6月9日至23日因肺部感染使用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后出现三酰甘油升高至1

    2019年05期 v.28 39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综述

  • 微小RNA调控ABC转运体介导肿瘤耐药的研究进展

    赵贝;李光慧;张晓丹;赵永红;王斌;

    多药耐药(MDR)已成为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ATP结合盒式蛋白(ABC转运体)是与MDR相关的跨膜蛋白,其过表达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MDR。目前,公认的与MDR关系较为密切的耐药蛋白有P糖蛋白(P-gp)、MDR相关蛋白1(MRP1)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微小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与靶基因mRNA 3’端非编码区(3’UTR)结合,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成蛋白质。近年来发现miRNA的这种调控机制,与多种肿瘤细胞中ABC转运体的表达有着密切的联系。对ABC转运体(P-gp、MRP1、BCRP)和miRNA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与MDR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为开展以miRNA为靶点来克服肿瘤MDR的研究提供依据。

    2019年05期 v.28 392-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 ]
  • 急性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任春霞;余自成;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临床常见且严重的病症。目前临床上常用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和尿量等指标来评价肾功能的下降,但它们的改变仅在严重肾脏损伤后才有意义,且易受非肾因素影响。寻找特异性、敏感性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对于AKI的治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AKI早期诊断标志物,主要涉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Klotho、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高半胱氨酸蛋白61(Cyr 61)、TIMP-2、IGFBP-7、尿Na~+/H~+交换器-3(NHE3)、miRNA、组织蛋白酶(Cats)和肾动脉阻力指数(RRI)等。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同时具备高灵敏性和高特异性的理想AKI标志物,所以组合标志物将是AKI生物标志物研究的方向。

    2019年05期 v.28 397-4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07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