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玲;陆建萍;沈振;龚燕芳;庄海花;童倩;钱维;沈娇娇;李家琪;邹多武;
目的比较健康人静脉输注艾司奥美拉唑国产制剂(商品名:艾速平)与其进口制剂(商品名:耐信)对胃酸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交叉、对照性研究。19例健康志愿者,按随机顺序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耐信或艾速平40 mg输注,通过胃内pH监测比较两者用药后0~24 h及96~120 h的抑酸效果,洗脱期为14 d。结果用药后第1天胃内pH>4.0和pH>6.0的总时间百分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9.6%vs 77.1%,P=0.55; 41.5%vs 42.8%,P=0.76)。用药后第5天胃内pH>4.0和pH>6.0的总时间百分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88.2%vs 88.9%,P=0.74;44.3%vs 41.8%,P=0.57)。此外,用药后第1天胃内pH达到4.0和6.0的平均时间、用药后胃内pH的平均值、中位值和每小时胃内平均值等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耐信与艾速平都能有效地控制胃内酸度,两者疗效相当。
2019年01期 v.2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单瀚;常莹莹;朱斌;
目的以长春地辛(VDS)取代长春新碱(VCR)组成RCH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地辛及泼尼松)方案,从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方面比较其与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区别。方法收集2013年11月至2017年2月接受传统RCHOP或RCHVP化疗的DLBCL患者83例,分析其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结果 RCHVP方案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与RCHOP方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HVP组完全缓解率显著低于RCHOP组(58.54%vs 78.57%,P<0.05)。RCHVP组较RCHOP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有下降趋势、肝功能异常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HOP方案成本低于RCHVP方案。结论 RCHVP方案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与RCHOP方案相当,但完全缓解率不及RCHOP方案,且RCHOP方案成本更低,因此不推荐VDS替代VCR治疗DLBCL。但RCHVP方案在引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方面的不良反应可能轻于RCHOP方案,对于因骨髓抑制无法耐受RCHOP方案的患者可以考虑VDS替代VCR。
2019年01期 v.28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417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欧阳礼枝;陈国忠;周成杰;王华军;
目的探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肾血流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表达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分为SAKI组(108例)和非SAKI组(42例)。SAKI组根据是否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肾脏动脉阻力指数(RI);ELISA法检测血及尿NGAL表达。结果 SAKI组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的PSV和EDV较非SAKI组减少,RI值、尿和血NGAL均较非SAKI组增多(P<0.05)。PSV、PSV与NGAL之间呈负相关,RI值与NGAL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研究组第1、3和7天的PSV和EDV高于对照组,而RI值、尿NGAL和血NGAL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SAKI的PSV、EDV和RI值及尿和血NGAL表达显著改变,经前列地尔治疗后可显著改善。
2019年01期 v.28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杨礼;黄丽君;杨林军;徐麟皓;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合并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血清氧化应激标志物和心肌病理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4组,各组25只,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对照1组正常饲养,其他各组均采用高脂饮食合并腹腔注射30 mg·kg~(-1)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者纳入下一步实验。白藜芦醇组以每天10 mg·kg~(-1)的白藜芦醇灌胃;1周后,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缺血再灌注病理模型。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再灌注2 h后取腹腔静脉血,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SOD、MDA和GSH-Px水平;同时取心肌组织,采用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枸橼酸铅染色法观察自噬小体。结果对照2组、模型组和白藜芦醇组的模型制备成功率分别为68%、72%和68%,与对照1组相比,这3组在高脂饮食的第4周,体质量、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2组相比,模型组GSH-Px、SOD和MDA水平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GSH-Px、SOD和MDA水平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2组相比,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大,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白藜芦醇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铅染色后,对照2组大鼠的心肌组织可见少数自噬小体,模型组数量增多,白藜芦醇干预后进一步增多。结论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合并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氧化应激反应、心肌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均可能存在调节作用,可为其药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2019年01期 v.2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黎媛;李伟文;蓝秀;吕祝庆;
目的探讨丹酚酸A(Sal A)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后,分为对照组、LPS组、LPS+Sal A组(Sal A组)和LPS+6-氨基-3-甲基嘌呤(3MA)组(3MA组)。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试剂盒和JC-1试剂盒检测细胞内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Ⅱ/Ⅰ、Beclin1和PTEN介导的假定激酶蛋白1(PINK1)和Park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LPS组相比,Sal A组和3MA组细胞存活率增高,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比例明显减低。Sal A和/或3MA处理后,LPS诱导的LC3-Ⅱ/Ⅰ、Beclin1、PINK1和Parkin表达显著下降。结论Sal A对LPS诱导的HPM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ROS含量、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和降低线粒体自噬水平有关。
2019年01期 v.28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下载次数:30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伟祺;李志宏;陈维红;
目的对比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协会(IWPC)推荐的模型(模型1)和中国国家卫健委《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推荐的模型(模型2)的剂量预测能力,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山西某院2016年度120例服用华法林且进行了CYP2C9&VKORC1基因型检测的本地区汉族患者分别采用模型1和模型2计算华法林剂量。以临床达到目标(INR 2~3)时的剂量作为最佳剂量,分析最佳剂量的影响因素,以及与2种预测模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CYP2C9、VKORC1基因型,性别,合并房颤和合用胺碘酮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以及合用阿司匹林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最佳剂量的相关性,模型1(R~2=0.53)高于模型2(R~2=0.43),但预测剂量值在模型1、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西省汉族患者华法林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受多种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影响,模型1可能更适用于山西汉族人群的华法林剂量预测。
2019年01期 v.28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284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利强;陈灵芳;徐聪;徐晓珍;张升;黄敏聪;张诚达;郑高利;辛艳飞;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Beagle犬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方法取100μL犬血浆,以200μL含有50μg·L~(-1)内标(紫杉醇)的乙腈溶液沉淀蛋白,10 000 r·min~(-1)5 min离心2次,取上清液进样10μL。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150 mm×2.1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ESI源正离子SRM模式,定量的子离子:多西他赛[M+H]~+m/z:830.3→549.3(26 eV),紫杉醇[M+H]~+m/z:876.3→308.1(27 eV)。结果多西他赛的线性范围为5~1 000μg·L~(-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6 5,提取回收率为89.9%~114.8%,方法回收率为94.0%~97.5%,批内变异系数<9.0%,批间变异系数<10.8%。结论本方法简便、迅速、灵敏,方法学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适用于犬血浆中多西他赛浓度的检测。
2019年01期 v.28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琳;郑捷;袁勇勇;
目的探讨皮肤保湿剂在慢性湿疹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的慢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外用糖皮质激素类霜剂于患处的同时全身涂抹"皮肤保湿剂",共8周;对照组30例,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霜剂。2组均每天早晚各使用1次。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入选时及入选后2、4和8周进行随访,每次随访时进行同一部位的电容值(CAP)和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检测并进行临床评分,包括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和瘙痒评分。结果慢性湿疹治疗组正常皮肤、皮损CAP明显上升,皮损TEWL明显下降,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皮肤的TEWL较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无变化(P>0.05)。瘙痒评分:2组均在2周后开始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损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在2周后及8周后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保湿剂的使用有助于缓解慢性湿疹,有效修复表皮屏障和提高外用激素疗效,可作为辅助湿疹防治的有效措施。
2019年01期 v.28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501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李远洪;周钢;
目的观察奥曲肽与甲磺酸加贝酯联合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内毒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肠黏膜通透性。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内毒素、hs-CRP、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浓度、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毒素水平、hs-CRP和血浆DAO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L/M比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内毒素水平、hs-CRP、血浆DAO浓度和L/M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内毒素水平,且能够帮助恢复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2019年01期 v.28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汪毅;赵应征;林光勇;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术后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的依从性,并探讨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患者78例,应用Morisky问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获得纳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抑郁情况和一般资料。采用SPSS 19软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术后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药依从性与患者社会支持情况(χ~2=7.560,P=0.006)、收入情况(χ~2=7.544,P=0.023)、对抑郁治疗的认知情况(χ~2=23.238,P<0.001)、抗抑郁治疗时间(χ~2=6.620,P=0.037)及嗜睡、乏力、头晕不良反应(χ~2=4.618,P=0.032)和出院带药种类(χ~2=4.753,P=0.029)相关。其中,社会支持较差(OR=6.394,P=0.007),对抑郁治疗的认知不足(OR=16.368,P=0.021和OR=14.506,P<0.001)和较明显的嗜睡、乏力、头晕不良反应(OR=10.318,P=0.020)是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抑郁患者抗抑郁药服药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给予服药依从差的患者更多的支持,给予正确的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
2019年01期 v.28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琰;瞿发林;陈颖;陈方斌;林芝;钱霖;
目的建立HPLC法用于检测人血清中甲磺酸齐拉西酮浓度。方法采用ZE Month Crest ODS-L(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3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调pH 4.5)-甲醇(30∶70);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10 nm。以乙酸乙酯-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及稳定性。结果甲磺酸齐拉西酮血药浓度在10.0~1 000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1 041.9x-3.91(r=0.999 5),方法回收率为99.05%~101.82%,提取回收率为98.12%~110.59%。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5%。结论该方法灵敏、简单、快速和准确,可用于临床甲磺酸齐拉西酮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2019年01期 v.28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晓蕾;唐敏;詹世鹏;王渝;杨雅;王笑梅;李学军;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开展老年共病患者管理的工作模式。方法临床药师以参与老年综合评估团队实践为切入点,通过实践病例分析,协同临床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提供精准药学服务。结果通过参与临床治疗团队,与医师、护士和患者积极有效沟通,优化了用药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减少了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依从性。结论临床药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药学实践,在老年共病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9年01期 v.2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文娟;陈燕;郭澄;孙华君;
目的探讨儿童Galen静脉瘤栓塞手术后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方法从术后抗凝治疗时机、药物的选用、剂量的确定、抗凝疗程及抗凝联合用药等方面评估儿童Galen静脉瘤栓塞手术后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患儿术后第2天以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及时有效,在院期间及出院后6个月未出现颅内血管栓塞现象,预后良好。结论术后抗凝药物、剂量、疗程和时机等是儿童Galen静脉瘤栓塞术后治疗的关键。临床药师对其实施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抗凝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2019年01期 v.2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颖琳;刘雨;徐磊;赵泉;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根据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进行万古霉素方案调整的药学服务实践模式。方法临床药师跟踪TDM结果,发现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存在万古霉素TDM结果异常。通过查阅文献,从药物相互作用、PK/PD特点进行分析,逐项排查原因,并结合患者情况向医师提出个体化用药建议。结果医师采纳并更改治疗方案,3 d后复查万古霉素TDM,结果在有效范围,患者病情得到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优势,将TDM与给药剂量、治疗效果有机结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药。
2019年01期 v.28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晓芬;郑峥;蔡映云;吕迁洲;
目的阐述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的常见问题,并探讨与临床药师的合作模式。方法结合实例阐述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及执行时的常见问题,以及与临床药师之间开展的合作模式。结果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必须做好护理评估和护理决策,即所用药物和药物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医嘱如何执行,怎样观察治疗反应和进行用药指导等。护士在药物治疗中不能被动执行医嘱,必须做好核对医嘱、优化医嘱和制定执行计划等重要工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医嘱的审核,与护士一起干预问题医嘱;发现护士执行医嘱中的问题,通过与护士的沟通和宣教来解决问题;与护士团队一起组建多学科治疗团队。结论临床药师参加治疗团队,与护士携手多方面的合作,促进合理用药。
2019年01期 v.28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郑造乾;骆瑾瑜;吴郑佳;余荣亮;
<正>【病例】患者,男,31岁,体质量60 kg,身高170cm。2017年3月29日因"肛周肿痛3 d"门诊拟"肛周脓肿"收住入院。体检:体温38. 2℃,脉搏120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37/80 mmH g。生化:总胆红素40. 0μmol·L~(-1),间接胆红素24. 4μmol·L~(-1),直接胆红素15. 6μmol·L~(-1),谷氨酰转肽酶79 U·L~(-1),氯96. 1 mmol·L~(-1),磷0. 74 mmol·L~(-1),同型半胱氨酸22. 1μmol·L~(-1),β羟丁酸0. 53
2019年01期 v.28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其莲;高习文;丁静怡;赵华;韩冰;
<正>【病例】患者,男,75岁, 2017年10月6日因"咳嗽、咳痰、气短20余年,加重1周"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Ⅱ型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伴咯血,低蛋白血症,前列腺增生。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量不多,以清晨起床及夜间休息时尤著,每年冬春季好发,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自服消炎药及止咳药后症状可缓解。有支气管扩张病史30余年,曾患肺结核,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史,无药物
2019年01期 v.28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