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甲氧氯普胺和布地奈德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哮喘的临床疗效

    李美荣;王晓伟;牛美娜;王海翠;朱双双;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s)联合甲氧氯普胺和布地奈德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相关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0例GERD相关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PPIs+甲氧氯普胺+布地奈德,n=65)与对照组(甲氧氯普胺+布地奈德,n=65)。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食管24 h pH监测情况、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沙丁胺醇使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1.54%vs 64.62%,P<0.05)。2组治疗后哮喘症状积分及GER症状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及最大呼气峰流速均增高(P<0.05),且观察组增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pH<4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酸性反流指数和血清PGⅠ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沙丁胺醇使用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头晕、困倦无力等轻度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未影响检查和治疗。结论 PPIs联合甲氧氯普胺和布地奈德治疗GERD相关哮喘的效果优于甲氧氯普胺联合布地奈德,且安全性较高。

    2020年06期 v.29 397-4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司维拉姆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张杏珍;林美丽;

    目的探讨司维拉姆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1日收治的80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且对照组予依帕司他片50 mg,po,ti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碳酸司维拉姆片。比较2组患者血钙、血磷、钙磷乘积、炎性因子、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磷水平、钙磷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PT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司维拉姆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可有效控制DN患者的血磷水平,明显降低炎症反应。

    2020年06期 v.29 402-4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7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脑立清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清Salusin-β和Apelin水平的影响

    高薇;陆培培;冒群;

    目的探讨脑立清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以及对血清Salusin-β和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Apel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20 mg,po,tid;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20 mg,po,tid+脑立清胶囊3粒,po,bid。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2组血压、心功能、血清Salusin-β和Apeli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降低更明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和六分钟步行试验(6 MWT)中步行总距离升高更显著(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舒张压(24 h 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alusin-β水平降低更明显,Apelin水平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脑立清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明显,调节血清Salusin-β和Apelin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2020年06期 v.29 406-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史东明;赵德军;王霞;徐浩锋;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及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肺活量(FVC),及其比值(FEV_1/FVC)]和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FEV_1、FVC及FEV_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71.00%,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

    2020年06期 v.29 410-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高龄先兆流产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解颖;袁雪青;

    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对高龄先兆流产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ro)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高龄先兆流产患者1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黄体酮组、地屈孕酮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黄体酮组予黄体酮20 mg,im,qd×14 d;地屈孕酮组予地屈孕酮40 mg,po,qd×14 d;联合组给予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3组生化指标(血清HCG、Pro水平)、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 3组治疗7、14 d后血清HCG、Pro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高于黄体酮组和地屈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腹痛、腰酸和出血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黄体酮组和地屈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胎成功率、新生儿体质量和Apgar评分明显高于黄体酮组和地屈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联合地屈孕酮可有效改善高龄先兆流产患者血清HCG、Pro水平及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6期 v.29 414-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OPRM1 A118G和OPRM1 IVS2+G691C基因多态性对地佐辛及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谢菡;范晴晴;丁艺;马正良;葛卫红;

    目的考察OPRM1 A118G和OPRM1 IVS2+G691C基因多态性对地佐辛及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行择期全身麻醉开腹手术的腹部恶性肿瘤患者209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n=105)和芬太尼组(n=104)。所有患者均进行基因检测,并记录术后0、6、24、48、72 h的视觉疼痛模拟法(VAS)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比较基因型对各组患者术后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OPRM1 A118G和OPRM1IVS2+G691C基因多态性对地佐辛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影响不显著;芬太尼组OPRM1 A118G各基因型患者间0 h VA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3),而其他时间点各基因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RM1 IVS2+G691C对各时间点VAS评分无显著影响。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患者OPRM1 A118G、OPRM1 IVS2+G691C各基因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PRM1 A118G基因多态性对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有影响,对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无影响;OPRM1 IVS2+G691C对两药镇痛效果均无影响;上述基因对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无影响。

    2020年06期 v.29 418-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在全面血糖控制上的差异

    陶晓明;蒋翠萍;黄宇新;邱婕萸真;徐媛媛;冯强;谭雯;孙华;顾芹;孙皎;

    目的应用连续血糖监测,评价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或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在全面血糖控制上的差异。方法稳定治疗并安装72 h连续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7例,其中43例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MS组),44例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MD组)。录入人口统计学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2组间血糖波动参数、低血糖和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差异,进一步使用回归分析得出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S组的早餐后2 h静脉血糖、最大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波动、血糖标准差和日间血糖波动均高于MD组(P<0.05)。MS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MD组(34.9%vs 11.4%,P<0.05);TIR低于MD组[(83.6±18.9)%vs(95.1±7.0)%,P<0.05]。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空腹静脉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和肾小球滤过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是平均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和TIR的独立相关因素,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与TIR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时需警惕常规血糖监测不易检出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风险,而联合DPP-4抑制剂的患者血糖波动较小,安全性更高。

    2020年06期 v.29 42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师药师园地

  • UPLC-MS/MS法测定干血斑中环孢素的含量

    蔡田恬;杜益;颜星星;施政;林圣云;程秋琴;陶保华;邢嘉琪;

    目的建立并且验证1种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干血斑中环孢素含量的方法。方法干血斑样本加入同位素内标后经甲醇水溶液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经C_(18)色谱柱液相分离,在正离子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集质谱信号。结果环孢素在50~1 000μg·L~(-1)内线性良好,R~2>0.995 1,方法的定量下限<50μg·L~(-1)。在加标质量浓度分别为150、500、750μg·L~(-1)时,方法的精密度分别为5.9%、5.5%和4.5%,回收率分别为(102.4±6.0)%、(98.4±5.4)%和(100.2±4.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适用于干血斑中环孢素含量的定量检测。本方法与静脉血检测结果相比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0年06期 v.29 428-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Granada-Ⅱ分类法评价临床应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药物相关问题

    宋佳伟;陈慧娟;施朕善;王强强;刘丽;曾诚;

    目的探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美康合理用药系统(PASSPA2),抽取医院2019年07月01日至12月31日住院患者中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所有病例,采用Granada-Ⅱ分类法对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必要性(DRP1、DRP2),有效性(DRP3、DRP4)及安全性(DRP5、DRP6)进行研究。结果共有716例患者使用了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其中505例(70.53%)发生了DRPs,累计发生749次DRPs,包括340次(45.39%)DRP2,205次(27.37%)DRP5,204次(27.24%)DRP6。结论注射用帕瑞昔布钠的DRPs主要是必要性与安全性。临床药师需加强对帕瑞昔布钠临床应用DRPs的干预,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2020年06期 v.29 43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临床药学杂志》原名临床药学,创刊于1992年。1996年起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编辑部出版。现任主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教授,执行主编是复旦大学药学院程能能教授。《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有关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

    2020年06期 v.29 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总目次

    <正>~~

    2020年06期 v.29 474-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事管理

  • 临床试验用药品中心化管理中药师的价值与作用

    李锐;谢程;郭义明;于倩;

    目的探讨临床试验用药品中心化管理中药师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通过对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现状的介绍与分析,结合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构建,从中总结临床试验用药品管理的经验,为今后药师在临床试验用药品中心化管理中的实践提出建议。结果建立临床试验用中心药房,药师专职管理临床试验用药品,有效保障了试验用药品的质量安全,降低了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成本,确保了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结论在今后的试验项目中,药师将会在更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年06期 v.29 436-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4K]
    [下载次数:34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药学相关指标的现状分析

    沈爱宗;晨迪;伍章保;刘琳琳;张圣雨;苏丹;邵蓉;

    目的了解安徽省某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指标中药学相关指标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从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医院HIS系统和财务报表获取2016-2019年相关数据,按照《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19版)》要求计算相关指标。结果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三级指标共55个,其中10个指标与药学相关,除药品集中采购指标无法统计外,可统计9个。门诊处方点评占比和住院医嘱点评占比4年间均达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前3年(2016-2018年)逐年下降,2019年有所回升;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逐年增高;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近年有所下降;辅助用药收入占比逐年降低;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指标显示该院近年来出现负增长。结论该院药学相关绩效指标总体看好,但有部分指标波动较大,存在提升空间。三级公立医院应重视医院药事管理,加大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药学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0年06期 v.29 439-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下载次数:862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合理用药

  • 沙利度胺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用药情况

    郑利光;

    目的了解沙利度胺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的合理性,为规范沙利度胺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9年440张沙利度胺片处方中临床诊断、患者性别、患者年龄和药品用法用量,以及其中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沙利度胺片处方均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其中,适应证超说明书440张(100.00%)、日剂量超说明书414张(94.09%)、适应人群超说明书5张(1.14%)。结论沙利度胺超说明书治疗口腔黏膜病有其合理性,建议采取小剂量口服,禁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于育龄期患者和儿童,且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批同意,并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能使用。

    2020年06期 v.29 443-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44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住院患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用药合理性分析

    薛静;高旻;谢春英;王颐婷;黎小妍;

    目的了解和分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以促进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临床用药决策支持软件(版本号V1.2.03),随机抽取2019年使用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住院病历180份,利用Excel软件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和联合用药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0份住院病历中仅10份合理,170份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合理用药主要涉及无适应证用药(77例次,占42.78%),用量不适宜(166例次,占92.22%),用药时机不适宜(123例次,占68.33%),用药疗程不适宜(37例次,占20.56%)和联合用药不适宜(9例次,占0.05%)。结论临床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以用量不适宜、用药时机不适宜和无适应证用药最为突出。医院应加强对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医嘱的点评及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2020年06期 v.29 446-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27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药学实践

  • 1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病例分析

    张一弛;赵孝林;郝丽娜;王晓燕;张静;

    目的通过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病例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ALL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根据相关指南及抗菌药物药动学/药效学(PK/PD)特点,参与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制定,并开展药学服务。结果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规范使用抗菌药物,ALL患儿相关症状好转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ALL患儿抗感染治疗实践,可提高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水平,促进患儿用药安全、有效。

    2020年06期 v.29 450-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1K]
    [下载次数:36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临床药师参与1例晚期直肠癌患者化疗中伊立替康剂量调整的病例分析

    周殿友;雷俊梅;贾颖;苏敏敏;贾晋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UGT1A1~*6和UGT1A1~*28双杂合突变患者化疗中伊立替康剂量的调整,为晚期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提供支持。方法临床药师利用治疗药物监测及基因检测作为技术支持,对1例使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化疗后出现Ⅲ度延迟性腹泻和Ⅳ度骨髓抑制的晚期直肠癌患者提出用药剂量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建议该患者伊立替康的剂量由180 mg·m~(-2)减少至90 mg·m~(-2)。在伊立替康调整剂量后,该患者未再出现腹泻和骨髓抑制,疗效为持续稳定。结论临床药师借助治疗药物监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为临床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有助于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2020年06期 v.29 453-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下载次数:43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对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伴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的用药分析

    范秀丛;马雅斌;李语玲;金经;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复杂性尿路感染伴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伴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过程,协助临床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和监护。结果患者初始分别应用呋喃妥因、阿米卡星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效果均不佳。之后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用药后出现全身性皮疹。最后选用磷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以及患者转归,并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年06期 v.29 457-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43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对1例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

    刘行梅;肖芳;王莉梅;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的药学监护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了1例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结合该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及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围绕化疗药物及辅助用药开展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深入挖掘了药物治疗问题,从抗感染治疗、化疗方案及辅助用药等角度协助医师优化治疗方案。结论临床药师可以从患者使用药品的多个角度深入,充分利用药学专业的药物知识全面开展药学监护服务,并在治疗团队中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2020年06期 v.29 460-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院药物基因组学践行患者精准用药的策略及若干思考

    李丹滢;朱怀军;葛卫红;

    目的总结回顾药学部药物基因组学检测项目开展情况。方法从临床部署过程、项目开展概况和心得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药学部已开展14种药物相关基因检测,覆盖医院10余个临床科室。药物基因组学在促进精准用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结论精准药学是发展精准医疗的第一落脚点,也是医院药学服务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2020年06期 v.29 463-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52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不良反应

  • 非诺贝特致横纹肌溶解1例

    刘晓雨;王相峰;毛丽超;宋燕青;李艳娇;

    <正>【病例】患者, 女, 53岁, 身高160 cm, 体质量62 kg。因"颈部肌肉酸痛1个月伴四肢肌肉疼痛1周"于2019年12月16日入院。2019年11月患者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为125 U·L-1,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为6.17 mol·L-1,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给予非诺贝特(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908031)200 mg,po,qd降脂治疗。

    2020年06期 v.29 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布地奈德联用沙丁胺醇致单纯性疱疹伴焦虑1例

    郭濠宁;余清华;吴思霖;何淼泉;

    <正>【病例】患者,男,72岁。因"反复厌油、全身乏力3年余,加重伴干呕5 d余"于2020年1月24日入院。查体:体温38.3℃,心率94 次·min-1,呼吸 21次·min-1,血压 117/73 mmHg。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1.34×1012·L-1,血细胞比容(HCT)17%,平均红细胞体积126.9 fL,平均血红蛋白量43.3 pg,血红蛋白58 g·L-1,电解质、血脂、肿瘤标志物、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

    2020年06期 v.29 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4K]
    [下载次数:6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伏立康唑临床常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唐嘉曦;胡巧织;徐珽;

    伏立康唑为一种临床常用的第2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目前已发现较多可能会使伏立康唑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不全和基因多态性,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剂型等。通过综述伏立康唑临床常见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综合患者情况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或避免相关不良反应,以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安全用药。

    2020年06期 v.29 469-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87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