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右旋糖酐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潘莉;邓哲;张继文;王粉红;彭小娟;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40和羟乙基淀粉130/0.4(HES 130/0.4)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治疗失血性休克早期的首选胶体。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7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急救措施及静脉快速输入1 000 mL林格液同时,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30min内给予15 mL·kg~(-1)的6%右旋糖酐40和6%HES 130/0.4,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30、6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60 min心率明显降低,而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升高;治疗后30、60 min高、中、低切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治疗后30、60 min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HES 130/0.4可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而对患者血液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是治疗早期失血性休克较好的人工胶体。

    2015年05期 v.24 275-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21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测定替加环素含量及载药硫酸钙体外药物释放规律

    吴人杰;倪竹南;张扬;沈立锋;俞忠明;陈丽君;寿旦;

    目的建立替加环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于载药硫酸钙的体外药物释放规律研究。方法建立替加环素含量测定的HPLC法;采用专利装置进行体外动态洗提实验;测定洗提液中替加环素含量;明确载替加环素硫酸钙体外药物释放的浓度-时间曲线。结果以CAPCELL PAK C_(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0.1 moL·L~(-1)磷酸氢二铵-三乙胺-甲醇(67:1:32,pH 6.3)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45 nm,替加环素在1.076~21.52 mg·L~(-1)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2%,RSD为0.31%;替加环素-硫酸钙质量比为15:9 5 00的载药颗粒体外药物释放实验中,药物浓度第1天最高,逐渐下降至第15天呈稳态,25 d内药物浓度均>1.4 mg·L~(-1)。结论建立的替加环素含量测定HPLC法准确、灵敏、稳定,应用于体外药物释放研究,证实载药硫酸钙具有药物持续缓释的特点。

    2015年05期 v.24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LC-MS/MS法测定匹多莫德的血浆浓度及其应用

    苑菲;陈伟力;申渊钢;徐红蓉;储楠楠;李雪宁;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匹多莫德的血浆浓度。方法用舒巴坦作为内标,采用乙腈沉淀蛋白进行样本处理,通过CAPCELL PAK C_(18)(50 mm×2.0 mm,5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5 m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乙酸(94.6:5:0.4)作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采用电喷雾进行离子化,用负离子扫描进行MRM分析,全部分析时间为4 min。结果匹多莫德在44.7~44 700μg·L~(-1)内线性良好(r=0.999 4,n=10)。批内、批间精密度好(RSD均<15%),提取回收率为88.93%~94.49%。结论本法重复性以及专一性均较好,可用于匹多莫德的药动学研究以及测定需求。

    2015年05期 v.24 284-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LC-MS/MS法测定犬血中长春瑞滨浓度及药动学特征

    庄晓珺;冯兴业;姜頔;梁建英;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犬血浆中长春瑞滨的浓度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将犬血浆经甲醇蛋白沉淀处理后稀释进样。色谱柱为Agilent SB-C_(18)柱;流动相为甲醇-2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甲酸(75:25:0.1);流速为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检测离子通道分别为m/z 779.5→658.5(长春瑞滨)和m/z 309.1→163.2(华法林)。结果长春瑞滨的线性范围为1~100μg·L~(-1)(R~2>0.99),定量限为1μg·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5.87%,高、中、低浓度的方法回收率为96.55%~102.2%。结论本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长春瑞滨的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2015年05期 v.24 28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消安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谢何琳;庄波阳;吴雪梅;邹楚燕;杨婷;元小红;黄显;楼永明;

    目的评价白消安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24例HSCT患者于白消安预处理第1剂前0 h与第1剂后1、2、3、4、5和6 h采集血样,利用DAS 2.0软件进行房室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借助SPSS20.0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第1剂静脉输注白消安后在HSCT患者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白消安的AUC_(0→6h)与AUC_(0→∞)分别在524.71~946.91μmol·min·L~(-1)与754.96~1 787.42μmol·min·L~(-1)范围内波动,t_(1/2α)、t_(1/2β)、CL等参数变异性大。非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的c_(ma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T患者体内白消安药动学参数变异性较大,有必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2015年05期 v.24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欢迎订阅2016《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正>《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有关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旨在为我国广大临床药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的窗口与平台。作为一本专业特色明显的全国性期刊,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

    2015年05期 v.24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举办“第六届药学监护理论与临床实践研讨班”

    <正>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作为一种全新的医院药学实践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建立完善的药学服务体系。在我国,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院药学学科发展,建立临床药师制度,全面开展临床药学监护工作已成为医院药学工作核心内容。由中国药学会、上海市药学会主办,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承办的中国药学会2015年继续药学教育计划项目"第六届药学监护理论与临床

    2015年05期 v.24 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师药师园地

  • 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小儿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吕华燕;韦战红;黄晓霞;胡崇辉;杜光生;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应用于患儿MRI检查镇静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不配合MRI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和丙泊酚组(P组,n=30)。所有患儿入MRI准备室后予阿托品0.02 mg·kg~(-1),iv;氯胺酮1.0 mg·kg~(-1),iv。随后D组患儿予负荷量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1),iv gtt,15 min输注完毕;然后予1μg·kg~(-1)·h~(-1)的维持量至检查结束。P组患儿予负荷量丙泊酚1 mg·kg~(-1),iv;然后给予100μg·kg~(-1)·min~(-1)维持量至检查结束。记录2组患儿于入MRI准备室后(T0)、注射氯胺酮后1 min(T1)、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负荷量输注完毕即刻(T2)、输注维持量后15 min(T3)、检查结束时(T4)、苏醒即刻(T5)、离开复苏室即刻(T6)时记录血压、心率和SpO_2值,记录入睡时间、检查时间、复苏时间,以及呼吸抑制、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MRI检查。P组患儿较D组入睡更快[(1.6±0.2)min vs(12.2±1.8)min,P<0.05],复苏时间更短[(47.4±6.3)min vs(54.1±9.1)min,P<0.05]。在面罩吸氧下,麻醉过程中P组患儿中有2例患儿出现短暂的呼吸抑制,SpO_2轻度下降,托起患儿下颌后即好转。D组患儿较P组患儿的心率下降更明显,但无心动过缓发生;P组患儿较D组患儿血压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均可为小儿MRI检查提供充分的麻醉。相比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患儿入睡较慢,苏醒较慢,心率减低更明显,但更安全,血压稳定,无呼吸抑制发生。

    2015年05期 v.24 297-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王玉;于文;薛苏冬;张茜;曹成;葛敏;

    目的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961株PAE非重复株标本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961株PAE的标本来源主要为呼吸道分泌物及创面,分别占79.8%和10.3%;科室分布主要为呼吸内科(22.4%)、ICU病区(25.5%)及神经外科(12.5%);2012-2014年PAE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及头孢哌酮等的耐药率略有上升趋势。结论 PAE易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应加强我院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15年05期 v.24 301-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 ]
  • 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与对策

    周晓红;徐朝江;

    目的分析人血白蛋白(HSA)在我院住院患者的应用现状及规律,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指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2013年1月1日至11月20日HSA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合现有循证药学证据,并参考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UHC)推荐的HSA使用指南和HSA说明书等,对住院患者住院科室、年龄、性别、临床诊断、HSA使用数量等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我院共1 077例患者使用了HSA,涉及20个临床科室。其中60岁以上老年病例785例(占调查总人数的73%),是HSA主要使用群体。使用前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为10~20 g·L~(-1)的病例有143例(占调查总人数的13.28%),21~25 g·L~(-1)的病例有374例(占调查总人数的34.73%),26~30 g·L~(-1)的病例有492例(占调查总人数的45.68%)。符合UHC推荐适应证用药的病例为70例,占调查总人数的6.5%。结论 HSA在我院住院患者的使用合理性有待商榷。临床医师应严格HSA临床应用指征,坚持有效、安全、经济、合理的用药原则,才能达到既配置优化又具最佳使用效果之目的。

    2015年05期 v.24 304-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彭佳蓓;葛敏;王鼎盛;谢明华;乐加薇;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8日0:00-24:00时所有住院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调查。结果 676例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45.41%,其中治疗用药占71.34%,预防用药占28.66%;抗菌药物单用、二联使用率分别为92.83%和7.17%;全院各科室中,以儿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为97.73%;全院治疗用药病原学送检率为73.52%;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9大类共23个品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34.44%),使用率排在前5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唑肟、头孢米诺、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硫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

    2015年05期 v.24 308-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119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临床药学教育

  • 药物治疗管理服务:药学监护实践中新的机遇

    余自成;刘皋林;

    目的介绍美国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模式,为我国药学监护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和查阅相关文献,了解MTM服务在美国实施的背景、MTM服务的核心要素及开展MTM服务的相关条件,并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出参考意见。结果 MTM服务是一种新的药学监护实践模式,包括五大核心要素:药物治疗审核(MTR),患者用药记录(PMR),药物治疗的干预方案(MAP),干预及/或转诊,以及记录和随访。开展MTM服务需要有一定的物质资源条件及合格的药师,需要选择目标患者人群,需要保证药师的工作时间。结论我国目前正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开展MTM服务具有客观必要性,也为医院药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2015年05期 v.24 313-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725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分层培养模式的思考

    吴娇芬;胡佳丽;汤静;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临床药师培养方法,为临床药学人才梯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国内的临床药师培训的现状,结合国外培训经验,提出各有偏重的分层培养模式。结果对临床药学本科生培养,需加强临床实践;省市半年及国家1年规培临床药师的培养,重点提高专科技能;而规培后药师,要重视其后续能力的提升,加强学术交流;高级临床药师培养,突出管理及临床科研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临床药师梯队,服务于临床。结论对于不同层次的药师,以不同要求、不同培训侧重点进行规范化培训及继续教育。

    2015年05期 v.24 317-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典型病例分析

    陈健苗;魏妙华;张利平;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癌痛规范化治疗的药学服务模式及可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利用查房和会诊,在选择镇痛药物、阿片类剂量滴定、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提出合理用药建议,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对药学监护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开展药学服务,提高了临床癌痛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缓解患者癌痛,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癌痛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协助医师为癌痛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规范癌痛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2015年05期 v.24 320-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529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3例脑脓肿患者的抗感染药物选择与思考

    贾立华;李勇;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脑脓肿患者的抗感染治疗药物选择。方法收集药师参与会诊的3例脑脓肿病例,通过对诊断建立、病原菌判断、抗感染方案制订和治疗结果评价进行比较。结果 3例脑脓肿分别源于脑膜外临近组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神经外科手术,仅有1例患者取得阳性细菌培养结果,其余2例致病菌均不明确。临床药师会诊给予治疗方案建议,监护用药过程,追踪疗效转归。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脑脓肿会带来较好预后,抗感染治疗过程需要临床药师的参与与合作。

    2015年05期 v.24 323-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监护

    刘慧;

    目的通过对1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药学服务,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参与用药方案的调整,实现患者个体化用药。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并积极与医师及患者进行沟通,有利于提高我院的医疗安全与服务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就能更好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安全和有效。

    2015年05期 v.24 327-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重组人生长激素剂型改造及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仝月菊;付正卿;梁红丽;李莎;刘发生;张爱平;

    目的综述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的长效注射剂型及非注射给药途径。方法利用Pubmed、Springer Link、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rhGH、长效注射制剂、rhGH给药途径"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查阅了大量参考文献。结果获得rhGH的生物可降解微球缓释制剂、脂质体制剂、聚乙二醇(PEG)修饰制剂、蔗糖醋酸异丁酸酯(SAIB)修饰制剂及rhGH的非注射给药途径。结论 rhGH长效注射剂型及非注射给药途径的成功研制将会降低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2015年05期 v.24 330-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下载次数:65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固定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吴玮芳;陈宝军;王丹丹;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固定单片复方制剂利用不同降压机制的协同作用,达到快速高效的降压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是临床高血压用药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检索近年来固定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目前临床常用的单片复方制剂,主要有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成的复方制剂、钙通道阻滞药(CCB)和ARB或ACEI组成的复方制剂、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组成的复方制剂等5类。

    2015年05期 v.24 335-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75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正>《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有关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旨在为我国广大临床药学和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的窗口与平台。

    2015年05期 v.24 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