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HPLC-DAD法同时测定血清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的浓度及临床应用

    张扬;马永春;吴人杰;金卫东;王娜妮;寿旦;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血清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浓度的HPLC-DAD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心身科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资生堂,250mm×4.6mm,5μm,),乙腈-水(44∶56)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mL·min-1,DAD检测器(SPD-20A,SHIMADZU公司,日本),检测波长:劳拉西泮为276nm,阿普唑仑与氯硝西泮为254nm,艾司唑仑为223nm;血清样本经SPE柱处理,80%甲醇洗脱,氮气吹干流动相溶解;测定了6例精神障碍患者的血药浓度,并对药物浓度与睡眠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艾司唑仑、劳拉西泮、氯硝西泮与阿普唑仑分别在质量浓度1.77~177.00、1.74~174.00、1.81~181.00、1.74~174.00μg·L-1时呈线性关系(r>0.999 0),4种药物的方法回收率均为95%~105%。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10%。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心身科住院患者的血药浓度测定。结论 HPLC-DAD法同时测定血清中4种苯二氮类药物浓度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心身科患者用药后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较大;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2015年04期 v.24 21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细胞色素酶P450 3A4基因多态性对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用药方案的影响

    池里群;于景娴;秦红梅;卢新;鄂文;王雷;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酶P450 3A4基因多态性影响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用药的给药方案。方法将400例足月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200例):对照组(A组)按照常规剂量给予0.5mg·L-1舒芬太尼和0.1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0mL。观察组(B组)根据基因型给药:GA/AA基因型组(B1组)根据临床常规剂量的87.6%给予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的给药量不变(0.438mg·L-1舒芬太尼和0.15%盐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0mL);GG基因型组(B2组)给药量同A组。记录各组镇痛前与镇痛后1h视觉模拟评分(VAS),监测镇痛过程中产妇的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产程、不良反应与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各组镇痛后VAS评分与镇痛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满意。B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和B2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组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产程、剖宫产率、顺产率及新生儿产后1、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常规剂量的87.6%给予舒芬太尼(0.438mg·L-1)联合0.15%盐酸罗哌卡因应用于GA/AA基因型孕妇分娩镇痛效果确切,用药后恶心、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2015年04期 v.24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S)-原人参二醇对焦虑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和若干基因表达丰度的影响

    张文静;韩琪园;许长江;

    目的观察20(S)-原人参二醇对焦虑模型小鼠抗焦虑作用,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用对1-(3-氯苯基)哌嗪单盐酸盐(mCPP)诱导焦虑的方法进行造模,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实验,对20(S)-原人参二醇进行抗焦虑作用观察,并与抗焦虑药地西泮(DXP)的作用进行比较。观察20(S)-原人参二醇对焦虑小鼠的行为学,脑组织分区若干基因表达丰度,脑组织分区BDNF和p-CREB表达丰度及脑组织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架十字迷宫(EPM)和明暗箱行为学观察表明,20(S)-原人参二醇可明显提高小鼠在迷宫中的开臂访问次数、时间和跑动距离,也可明显提高小鼠在明暗箱的明箱中的访问次数和停留时间。与模型组比较,20(S)-原人参二醇可显著降低小鼠脑组织5-HT、NE和DA的含量,能增加小鼠丘脑、海马BDNF、TrkB、GR、PKA、CREB的基因表达,增加小鼠大脑皮质TrkB、CREB的基因表达,降低小鼠大脑皮质CRH及其受体基因的表达,增加小鼠丘脑和海马中BDNF和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 20(S)-原人参二醇具有明显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调节脑组织神经递质含量以及调控PKA-CREB-BDNF信号通路有关。

    2015年04期 v.24 220-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38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与人体药动学研究

    高成璐;张新峰;沈晓红;贺敏;裘福荣;张虹;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泮托拉唑浓度并进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以水(4mmol·L-1乙酸铵,0.08%甲酸)-甲醇(10∶9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采用Agilent C18(150mm×4.6mm,5μm)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化三重四级串联质谱,以MRM方法检测。选择23名健康志愿者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mg后分点采集血样,分析血样浓度,描述药-时曲线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线性范围为5~5 000μg·L-1(r=0.999),定量下限为5μg·L-1,低、中、高浓度下的血浆提取回收率均>70%,无基质效应,准确度为85%~115%,日内、日间RSD均<15%。受试者药动学参数存在两相分布,A、B组参数t1/2为(1.16±0.27)h和(8.02±0.07)h;ρmax为(2 335.23±968.55)μg·L-1和(3 962.67±145.35)μg·L-1;AUC0→24为(5 265.62±1 924.45)μg·h·L-1和(33 939.36±1 955.29)μg·h·L-1;CL/F为(8.53±3.16)L·h-1和(0.99±0.04)L·h-1。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样本分析方法要求,药-时曲线和药动学参数存在强代谢和弱代谢表型的两相分布特征,建议2组人群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

    2015年04期 v.24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微泵持续给药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洪冰;章小敏;叶爱菊;叶军辉;余贤广;罗良剑;喻春红;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C/TAZ)微泵持续输注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方法选择104例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住院患者,采用前瞻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试验组给予PIPC/TAZ 3.0g/0.75g,q8h,微泵静脉持续输注3h;对照组给予PIPC/TAZ 3.0g/0.75g,q8h,静脉滴注30min。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7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68.4%,2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系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平均疗程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PC/TAZ微泵持续静脉输注3h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缩短转归时间。

    2015年04期 v.24 232-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投稿小知识:关键词

    <正>1981年修订的生物医学论文稿国际统一规范(温哥华宣言)规定,在每篇文稿中提供3~10个关键词供检索用,并尽可能选用IM《医学主题词表》中的术语。所谓关键词,是指能表达论文主题的最重要的词或短语。设立关键词是为了便于1更好地编写检索文献;2方便读者查阅文献。选择恰当的关键词有利于文稿被准确编入检索文献,增加了文稿的检索和引用率。因此选好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应该反映文稿的主题,然后点明这一研究所属的范畴或从什么角度进行研究。此外,还可选研究

    2015年04期 v.24 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6年《医药导报》杂志

    <正>《医药导报》杂志系中国药理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主办的医药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药学文摘》(IPA)、《乌利希期刊指南》和《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收录。还被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

    2015年04期 v.24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举办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的通知(第一轮)

    <正>本会各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学会,各有关单位: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拟于10月底在天津市举行。本次大会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国家科技工作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深化改革机遇,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药学工作者积极性、创造

    2015年04期 v.24 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师药师园地

  • HPLC法测定甲氨蝶呤血清浓度的建立与优化

    章玥;高丽红;王卓;王学彬;

    目的建立及优化准确、简便的用于测定人血清中甲氨蝶呤浓度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ACE 5C18-AR柱,流动相:甲醇-3%冰醋酸溶液(pH 3.5)(20∶80),检测波长306nm,柱温40℃。血清样品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取上清液,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取40μL进样分析。结果色谱峰分离良好,无干扰。甲氨蝶呤低浓度(0.05~3.40μmol·L-1)和高浓度(3.40~220.0μmol·L-1)的标准曲线线性均良好,r均=0.999 7。日内及日间RSD均<5.0%。结论本优化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且重复性好,适用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检测。

    2015年04期 v.24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7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瑞格列奈、门冬胰岛素30与预混重组人胰岛素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评价

    杜绣琳;宋钟娟;

    目的评价瑞格列奈、门冬胰岛素30或预混重组人胰岛素30R治疗对二甲双胍单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经盐酸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者372例,按给药方案A组为瑞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B组为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剂(预混30R)+盐酸二甲双胍,C组为门冬胰岛素30注射剂+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并应用成本—效果法进行分析。结果 A、B、C组成本分别为(758.24±69.49)元,(715.75±140.11)元和(942.62±248.70)元,空腹血糖的下降率分别为50.70%、58.94%、69.97%,餐后2h血糖下降率分别为49.02%、46.73%和68.96%,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率分别为63.51%、51.07%和57.91%。A、B、C组的成本效果比(C/E)在降低空腹血糖时分别为14.96、12.14和13.47,在降低餐后2h血糖时分别为15.47、15.32和13.67,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时分别为11.94、14.02和16.28。结论就经济学效果而言,降低空腹血糖以B方案优于A、C方案,降低餐后2h血糖则是C方案优于A、B方案,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A方案优于B、C方案。

    2015年04期 v.24 2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合理用药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王丽;马悦;周媛;何琴;张松;马云霞;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管理。方法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措施,提高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水平。结果通过管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均达到卫计委要求,并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论综合管理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5年04期 v.24 24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儿科患者抗菌药物过敏史或皮试阳性史对抗菌药物选用的影响

    袁玉梅;叶勇;王大力;杨水新;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具有抗菌药物过敏史或皮试阳性史患者抗菌药物选用的特点,以期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4年1-8月儿科住院患者病历,收集具有抗菌药物过敏史或皮试阳性史的患者记录,统计分析此类患者入院后抗菌药物选用情况。结果 2014年1-8月共121例儿科患者具有抗菌药物过敏史或皮试阳性史,进行皮试94次,皮试阳性率3.19%。临床儿科医师对于具有抗菌药物过敏史,特别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过敏史者,以首选头孢菌素类和其他抗菌药物为主;具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者,首选以头孢菌素为主;具有头孢菌素皮试阳性史者,首选仍以青霉素及其他品种的头孢菌素为主。使用头孢菌素前均经皮试。使用期间发生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1例。结论头孢菌素过敏史及皮试阳性史对再次选用其他品种头孢菌素的影响较小。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不合理情况,有待于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15年04期 v.24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席汉综合征患者药学监护要点分析

    魏晓霞;李长秀;庄捷;黄旭慧;孙红;

    席汉综合征是临床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如果治疗不规范可因各种诱因发生危象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药师通过对席汉综合征疾病的学习,并在临床实践中实施相应的药学监护,分析和总结席汉综合征患者药学监护的要点,供广大临床药师探讨和借鉴。

    2015年04期 v.24 250-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张霞燕;田伟强;

    目的探讨对以精神障碍为突出症状的门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药学监护的临床价值。方法结合患者个体特点,关注抗甲亢药、抗精神病药,以及辅助药物的使用,协助医师拟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药师对该患者施行药学监护后患者的用药更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结论药师协助医师拟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使患者获得了最佳的医疗服务。

    2015年04期 v.24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辛传伟;钱皎;王卓;

    目的通过对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用药监护及用药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和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分别对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卡泊芬净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加以分析,探讨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切入点。结果医师采纳药师部分用药建议,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药师与医师密切合作,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利于及时提出个体化的治疗建议,提高药物治疗的水平。

    2015年04期 v.24 256-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师对1例银屑病伴肾功能损害患者实施的药学监护

    郑造乾;骆瑾瑜;蒋程;杨秀丽;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银屑病伴肾功能损害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及其作用。方法结合1例银屑病伴肾功能损害患者应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临床药师针对外用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强度、用药部位、用药剂量和不良反应等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教育,同时对其他外用药的使用进行用药宣教。根据肾功能损害情况,对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电解质水平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对其用药进行药物整合,并对治疗的全过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数据和药物作用特点等情况提出建议,使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病情被控制。临床药师在药学监护过程中能对保证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提供帮助,并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015年04期 v.24 259-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医药联手治愈胆道结石术后病原学不明肺部感染1例

    辛栋轶;谢觉醒;林峰;罗文;沈吉;辛学俊;

    目的总结胆道结石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治疗过程中不同思维。结果肺部感染经验用药抗革兰阴性(G-)菌方案无效,考虑为革兰阳性(G+)菌感染可能,获医药双方共识。在后续抗G+菌用药选择上,临床药师不认可临床会诊莫西沙星方案,建议选用万古霉素,联合原抗G-菌方案,见效后停用抗G-菌方案,继续万古霉素抗G+菌方案。临床采纳,治疗有效,明确了病原学方向。但在疗程把握上出现判断失误,病情反复,各方及时讨论,恢复原方案,患者痊愈出院。结论不明病原学感染病例的临床探索性治疗,不同方案设计需达最高级别,以避免方案的不作为造成临床思维混乱。

    2015年04期 v.24 263-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SUR1和Kir6.2基因多态性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栋栋;魏彤;魏群利;

    磺脲类降糖药长期应用会导致继发性失效的发生,而ATP敏感性K+通道亚基的SUR1和Kir6.2基因多态性与其继发性失效存在一定相关性。现就目前SUR1和Kir6.2基因多态性与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2015年04期 v.24 26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妊娠期抗肿瘤药物的使用

    储悄悄;刘韬;黄红兵;

    孕妇中癌症发病率为0.02%~0.1%,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淋巴瘤和卵巢癌。妊娠期化疗的目的是既能给予患者最合适的治疗,又能不伤害胎儿。孕早期是器官形成的时期,应该避免使用抗肿瘤药物,以防止自然流产、胎儿畸形和死亡的发生。目前有很多孕中期和孕晚期抗肿瘤药物安全使用的报道,但是仍有可能发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和骨髓毒性等。本综述通过查阅文献,回顾性总结妊娠期各种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期望为妊娠癌症患者化疗药物的使用提供参考。

    2015年04期 v.24 269-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23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正>《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有关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旨在为我国广大临床药学和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及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的窗口与平台。

    2015年04期 v.24 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7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