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婷婷;韩丽妹;李希;王建新;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方有效组分不同配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基线等比增减法"为配伍依据,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备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通过测定给药后溃疡长度来计算溃疡抑制率;然后取溃疡组织切片做HE染色,综合评价元胡止痛方有效组分不同配伍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结果母方组与有效组分不同配伍组均可显著降低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减轻无水乙醇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有效部位配伍组中延胡索总生物碱与白芷香豆素质量比为9.4∶5.3,有效成分配伍组中延胡索乙素与欧前胡素质量比为0.46∶0.44的抗溃疡作用与母方组作用相当。结论元胡止痛方有效组分对无水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具有显著保护作用,最佳配比的效果与母方组相当,研究结果为元胡止痛方有效组分新药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015年03期 v.24 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423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黄美健;朱成圣;姚航平;梁斌;汤晓燕;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增殖功能、一氧化氮(NO)分泌功能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修复和保护COPD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30例住院的COPD患者,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μmol·L-1)刺激并诱导其分化为EPCs,荧光双染色鉴定EPCs并进行细胞计数。收集贴壁细胞,再加入各浓度姜黄素,相同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6、12、24、48 h)。采用CCK-8法检测EPCs的增殖能力,硝酸还原酶法(Griess法)检测NO分泌量,Western Blot法检测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未加入姜黄素的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可显著增加COPD患者EPCs的数量,并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显著改善了EPCs的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姜黄素也可显著上调EPCs的e NOS表达,与姜黄素浓度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姜黄素增加了EPCs的数量,改善了EPCs增殖功能及NO分泌功能,并上调了e NOS的表达。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增加EPCs的数量及改善EPCs的功能来修复COP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2015年03期 v.24 147-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正容;万旭;庞晓莹;郑晓瑶;张奇志;
目的建立测定荷瘤小鼠血浆和肿瘤组织中拉帕替尼浓度的LC-MS/MS法。方法血浆和肿瘤组织样品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测定,以吉非替尼为内标。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150 mm×2.1 mm,5 mm),流动相:甲醇-水(含2 nmol·L-1醋酸铵和0.1%甲酸)(90∶10),流速0.4 m L·min-1,柱温40℃,进样量20μL,总分析时间3 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拉帕替尼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5~25 000μg·L-1和1~2 000μg·L-1;批内RSD分别≤1.4%和8.3%,批间RSD分别≤3.7%和7.8%;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9.4%~102.3%和87.7%~94.1%;基质效应均在85%~115%内。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适于测定拉帕替尼口服后到达肿瘤组织的浓度。
2015年03期 v.24 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时欣欣;徐红蓉;储楠楠;苑菲;陈伟力;李雪宁;杨梦婕;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卡马西平的浓度。方法以卡马西平-d2作为内标,血浆经甲醇直接蛋白沉淀后进样分析,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100 mm×2.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含0.02%乙酸)(70∶30),流速0.3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扫描分析。卡马西平和内标卡马西平-d2的离子对分别为m/z 237.1→194.1和m/z 239.1→196.1。结果卡马西平在质量浓度3.077 9~1 231.2μg·L-1内线性良好(r=0.999 3,n=10);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良好(RSD均<7.0%);提取回收率为98.94%~108.84%,RSD<15%;基质效应为92.76%~98.54%,RSD<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重复性以及专属性均较好,样品处理简便易行,可用于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2015年03期 v.24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38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伟根;王双虎;周云芳;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大鼠体内格列美脲及其代谢物羟基格列美脲的浓度。方法用乙腈沉淀蛋白的方法处理血浆,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柱(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1;用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扫描,内标为甲苯磺丁脲。结果血浆中格列美脲和羟基格列美脲的线性范围为10~800μg·L-1和1~80μg·L-1(r=0.999 9和0.999 5),最低定量限为2.00μg·L-1和0.50μg·L-1,回收率均为94.05%~105.33%。两者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8.2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适于大鼠体内格列美脲及其代谢物的药动学研究。
2015年03期 v.24 162-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雪;贺吉香;魏轩;韦悦;
目的建立LC-MS/MS联用的方法测定犬血浆中华法林钠的浓度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以卤米松作为内标,犬血浆经甲醇蛋白沉淀处理后稀释进样。色谱柱为Venusil XBP苯基柱(10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含2 mmol·L-1醋酸铵)-甲醇(含0.1%甲酸)(25∶75),流速0.3 m L·min-1;进样体积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检测离子通道分别为m/z 307.1→161.3(华法林钠)和m/z 489.5→413.1(卤米松)。结果华法林钠的线性范围为5~1 500μg·L-1(r=0.997 8),批内和批间精密度RSD均<8%,高、中、低浓度的方法回收率为103.33%~107.2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度高,专属性好,适用于华法林钠的药动学研究。
2015年03期 v.24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荣;梁建英;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替诺福韦含量的HPLC法。方法血浆样品用蛋白沉淀法处理后,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色谱条件:色谱柱Ultimate?XB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15 mmol·L-1四丁基氢氧化铵(p H 7.2)-乙腈(78∶22),流速1 m L·min-1,柱温35℃,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62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替诺福韦与内源性物质及同时服用药物完全分离,最低定量质量浓度为20μg·L-1,在20~1 00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适用于临床患者替诺福韦的血药浓度监测。
2015年03期 v.24 170-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渊;周鹏;杨建苗;朱燕舞;林忠;杜有功;
目的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建立和优化临床替考拉宁(TEC)HPLC分析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动学研究提供检测方法。方法用甲醇沉淀处理血液标本,Waters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优化色谱条件。实验设计通过改变柱温、p H、流动相的组成比例,验证每种条件对各成分分离度(R)、理论板数(N)和拖尾因子(T)的影响,并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TEC在大鼠肝脏和血清中的分布动力学。结果优化后流动相为0.05 mol·L-1KH2PO4缓冲溶液-乙腈(22∶78),用磷酸调p H至2.65,波长为200 nm,流速为1.2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为100μL。TEC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1 mg·L-1,在0.2~204.8 mg·L-1内线性较好(r=0.995 8),相对回收率为(98.66±8.38)%~(100.75±8.32)%,平均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9.83%和9.87%,分离度(R)为1.5。以15 mg·kg-1单剂量静脉给药的大鼠,3 h后测得血清和肝脏中TEC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7.01)mg·L-1和(14.99±3.54)mg·L-1,21 h后得血清和肝脏质量浓度分别为(3.19±1.53)mg·L-1和(13.39±2.39)mg·L-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和特异性强且稳定可靠,适用于临床TEC血药浓度的监测及药动学的研究。
2015年03期 v.24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521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吴薇;蔡映云;顾海娟;
目的分析1例伴有冠心病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老年乙状结肠癌患者使用氟尿嘧啶类药物的风险。方法临床药师对该患者化疗方案提出药学干预建议,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结果药师干预有效,最终未发生氟尿嘧啶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结论临床药师在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可以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和有效。
2015年03期 v.24 187-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珊珊;汤静;
目的探讨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例疑似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复杂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患者的病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如:抗生素的使用、同期使用的药物导致腹泻的可能性,及其他可能导致腹泻的因素。结果本病例为抗生素相关性的,但也不排除其他药物协同作用导致的腹泻。结论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中,凡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腹痛者,不可忽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可能性。临床药师应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各种高危因素,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建议。
2015年03期 v.24 190-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5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震;杜丽芬;刘东;杜光;刘谨;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抗感染诊治的注意事项及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对1例颅脑外伤术后发热患者进行密切观察与随访,分析患者治疗方案,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并总结。结果在药师与医师的密切合作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好转出院。结论通过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可以协助医师选择合理、有效的抗感染药物。除此以外,药师还应了解非药物治疗措施的重要性及疾病诊治的新理论,从而协同医师更好地优化治疗方案。
2015年03期 v.24 19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耀东;段丽芳;郭静;
目的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全程化药学监护模式。方法深入临床,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开展药学监护的临床实践活动。结果初步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全程化、标准化药学监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结论药学服务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2015年03期 v.24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喆;肖体军;钱青;张蓉;
目的探讨适合西藏林芝地区的临床药师培养模式,促进该地区临床药学发展。方法以资料检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调查西藏林芝地区临床药学现状和住院患者特点,进而提出当地临床药师培训模式。结果西藏林芝地区临床药学工作尚未起步,应结合当地临床药学现状和住院患者特点制订临床药师培养大纲。结论林芝地区临床药师培养应降低培训门槛,以普及通科培训为主,培训内容应侧重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慢病药物治疗管理、高原病的药物治疗,以及中毒的药物救治等。
2015年03期 v.24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