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涛;赵龙山;刘龙兴;杨璐;李新刚;夏东亚;毕姗姗;卢玮;
目的根据5个民族受试者口服氟吡汀后的血药浓度数据建立氟吡汀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方法选择汉、蒙、朝、维和回族各1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将给药后收集到的588份血浆样品采用HPLC-荧光法测定氟吡汀的含量,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软件计算基础模型和最终模型以及群体药动学参数;人口统计学和生化指标因素作为协变量来进行考察。结果氟吡汀的基础模型为一室模型,群体药动学参数CL/F、V/F和Ka的典型值和相对标准误(RSE%)分别为11.6 L·h-1(3.04%)、116 L(4.50%)和3.03 h-1(14.8%)。民族因素对药动学参数CL/F、V/F和Ka影响较为显著,而性别因素对CL/F和Ka影响较为显著。结论用NONMEM法建立了氟吡汀5个民族的最终群体药动学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群体药动学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和性别因素对于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2014年05期 v.23 270-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邓春丽;罗洁琦;沙先谊;方晓玲;
目的研究自制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的生理适应性、家兔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扫描电镜法,考察喷雾剂的鼻纤毛毒性;HPLC法测定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家兔鼻腔给药后血样中人参皂苷Rb1、Rg1的浓度,考察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建立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梗死模型,考察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结果三七总皂苷鼻用凝胶喷雾剂给药后,Rb1、Rg1在家兔体内的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其绝对生物利用度比三七总皂苷滴鼻液高,分别为(42.31±7.54)%和(81.06±32.71)%;可大幅减少大鼠左冠状动脉闭塞所致的心肌梗死面积,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保护作用越强;该喷雾剂基本无明显鼻纤毛毒性。结论药动学、药效学及鼻纤毛毒性试验结果证明,三七总皂苷鼻腔给药制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2014年05期 v.23 276-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56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晓雪;陈冰;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酶3A5(CYP3A5)基因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C1236T、G2677T/A、C3435T多态性对肝移植患者口服他克莫司(TAC)后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集28例肝移植患者手术后第1周和第3周血标本,采用LC-MS/MS法检测TAC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基因测序分析28例肝移植患者CYP3A5*3和MDR1主要基因型。结果携带MDR1 3435T基因型的肝移植患者口服TAC后,药动学参数AUC0→t和ρmax明显高于3435CC型患者,而CYP3A5*3、MDR1 C1236T和G2677T/A基因多态性对TAC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影响。结论携带MDR1 3435 T基因型肝移植患者比3435 CC型患者需要较高剂量才能达到目标浓度。
2014年05期 v.23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汤湛;尹丽娜;张雅雯;王胜浩;王俏;
目的研究罗通定经皮给药后,药物在大鼠脑、皮下、血管3个部位微透析液和尾静脉血浆的浓度变化。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取样,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皮下、血管的微透析液的药物浓度以及尾静脉血浆的药物浓度,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罗通定20 cm2经皮给药后,在大鼠体内消除缓慢,脑、皮下、血管和血浆AUC0→10h分别为(387.19±162.81)、(245.97±74.60)、(211.41±65.19)和(1 677.05±598.83)min·mg·L-1。体内药物含量血浆中最高,脑微透析次之,血管微透析最低,经皮给药后的AUC脑/AUC血浆、AUC皮下/AUC血浆、AUC血管/AUC血浆分别为(23.45±6.51)%、(15.66±5.03)%和(13.87±5.84)%。结论微透析法能很好地应用于罗通定经皮给药后大鼠不同部位的浓度研究,反映脑、皮下和血管之间的关系。
2014年05期 v.23 288-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欣;李敏;杨继章;杨媛;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与利巴韦林注射剂在氯化钠注射剂或5%葡萄糖注射剂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将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用氯化钠注射剂或5%葡萄糖注射剂溶解并稀释至500 m L后再注入利巴韦林注射剂5支,在室温(25±1)℃下放置0、0.5、1、2、4、6 h后取配伍液,然后进行配伍剂外观的观察,p H值的测量和2药含量的HPLC法的测定。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与利巴韦林注射剂在氯化钠注射剂或5%葡萄糖注射剂中配伍后在6 h内外观及p H值均无明显变化,头孢甲肟、利巴韦林含量均>97%。结论室温条件下,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与利巴韦林注射剂在氯化钠注射剂或5%葡萄糖中配伍稳定。
2014年05期 v.23 29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嘉俊;吕燕平;郁颖佳;段更利;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柱(1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33∶30∶37)等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40 nm,流速1.0 m L·min-1。结果盐酸胺碘酮在3.0~180.0 mg·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最低检测限为0.02 mg·L-1,样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精密度良好(RSD<2.2%),回收率为98.0%~103.2%,2批样品的标示百分含量分别为98.07%和98.60%,5批样品的有关物质的含量分别为0.377 2%、0.319 6%、0.449 4%、0.176 7%和0.424 7%。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结果可靠准确,可用于盐酸胺碘酮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2014年05期 v.23 296-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栾海星;林杨;刘风;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期间呛咳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ASAⅠ~Ⅱ级接受气管插管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瑞芬太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呛咳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中重度呛咳的发生率右美托咪定组和瑞芬太尼均为15%(3/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14/2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和瑞芬太尼均能有效预防气管拔管期间的呛咳反应。
2014年05期 v.23 300-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泽富;
目的研究国产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选择120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服用国产阿仑膦酸钠片(70 mg,qw)和碳酸钙D3钙片(1片,qd);对照组60例,服用进口阿仑膦酸钠片(70 mg,qw)和碳酸钙D3钙片(1片,qd)。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5.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1.7%(P>0.05),成本分别为1 227.98元和2 697.63元。结论阿仑膦酸钠国产制剂与进口制剂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相当,但国产制剂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4年05期 v.23 304-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晔;老东辉;裘齐宁;张建中;吕迁洲;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流程中药品损耗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2012年度上半年我院PIVAS的药品损耗按照配置流程进行分类,对相关流程的损耗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并制定可行的对策;2012年度下半年实施干预措施和对策,通过比较干预对策前后6个月的各个环节的药物损耗种类数来评价干预的成效,应用SPSS 19进行检验。结果对损耗原因实施针对性措施和对策干预后,其中7个配置环节(出厂药品存在破损、空包等,拆除包装时操作不当,调配操作原因造成药物的破损,药物冲配错误,冲配操作不当漏液,原包装漏液和其他)的药品损耗例数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配置环节(冲配中输液变色浑浊和药物上架、摆放、搬运)的药品损耗例数没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针对每个配置环节的损耗原因,制定可行的策略,改进工作流程,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损耗。针对其中2个配置环节(冲配中输液变色浑浊和药物上架、摆放、搬运),原有的措施对减少药物损耗无明显改善,故仍需继续改进。
2014年05期 v.23 307-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73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凯;杨振宇;曾涛;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医嘱审核中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审核记录的126条不合理静脉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医嘱包括溶媒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医嘱输入错误、配伍禁忌等。溶媒选择不合理占比最高(42.1%),主要集中在铂类抗肿瘤药物。结论药师审核用药医嘱,发现问题加以干预,可减少不合理用药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014年05期 v.23 310-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剑鸣;薛嵋;吴洪斌;陆箴琦;胡晓文;
目的汇总分析我院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奥沙利铂不良反应报告33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疾病及不良反应信息。结果所收集的奥沙利铂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为主,经处理后转归良好。不良反应报告率7.58%。结论奥沙利铂不良反应种类较多,需要临床及时监测和规范处理。
2014年05期 v.23 313-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746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叶晓芬;蔡映云;吕迁洲;
目的阐述哮喘药物治疗的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及风险的处理。方法列举临床实际案例,分析药物治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中反映出药物治疗的风险及其处理。结果哮喘药物治疗风险事件表现在治疗无效/效果不佳、药物不良反应及用药差错等;造成风险的因素包括药物因素、病情因素、患者因素、用药因素及管理因素等;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严重程度,以及比较疾病风险和药物治疗风险是全面评估风险必不可少的。结论药物治疗的风险无处不在,首先尽量避免风险,对于不能避免的风险,则尽量选择风险小的治疗方案,并采取措施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不良后果的严重程度。
2014年05期 v.23 319-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辛传伟;杨秀丽;袁雍;
目的对某综合性医院伏立康唑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处方点评,以提高该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注射剂的所有电子医嘱,运用Epidata软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汇总,结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处方管理办法》进行点评。结果研究纳入2 327例使用伏立康唑注射剂的住院患者医嘱,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共157例,占6.75%,不规范用药医嘱占不合理医嘱总数的15.29%,用药不适宜医嘱占82.15%,超常用药医嘱占2.54%。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促进伏立康唑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
2014年05期 v.23 32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文娟;王欢;黄瑾;
一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给予调整华法林剂量抗凝治疗,期间患者多次出现出血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临床药师从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向临床提供合理建议,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014年05期 v.23 325-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买金荣;罗惠玲;李煜;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经验性治疗厌氧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临床常见厌氧菌的特点、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等,结合临床药师参与抗厌氧菌治疗的案例,对经验性抗厌氧菌感染进行分析和阐述。结果根据临床厌氧菌感染特点,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患者用药史等推断临床厌氧菌感染可能,配合临床合理用药。结论临床药师应建立经验性抗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药学思维,为临床抗厌氧菌感染提供参考。
2014年05期 v.23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46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