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氟伏沙明浓度及其人体生物等效性

    张明;李国成;周桂成;倪晓佳;刘霞;邱畅;温预关;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氟伏沙明浓度的方法 ,对国产和进口马来酸氟伏沙明片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2×2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 mg,并在给药后96 h内动态采集血样,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氟伏沙明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_(max)分别为(18.79±8.15)μg·L~(-1)和(19.04±7.49)μg·L~(-1),t_(max)分别为(3.73±0.90)h和(3.81±1.02)h,AUC_(0→96)分别为(327.57±131.93)μg·h·L~(-1)和(349.36±159.63)μg·h·L~(-1),AUC_(0→∞)分别为(346.95±134.84)μg.h·L~(-1)和(368.27±163.59)μg·h·L~(-1),t_(1/2)分别为(14.55±3.14)h和(14.15±3.17)h,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97.08±16.7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氟伏沙明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统计分析证实马来酸氟伏沙明国产与进口制剂生物等效。

    2011年05期 v.20 257-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盐酸美沙酮口服液在中国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体内药动学特征

    付翠香;王军;吴伟明;王增寿;陈丽秀;叶发青;

    目的建立盐酸美沙酮(MTD)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并对口服MTD口服液后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MMTPs)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250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2.5)=32:68(V/V)为流动相,流速1.50 mL·min~(-1),检测波长206 nm,盐酸苯海索为内标,对血浆中的MTD浓度进行检测。8名MMTPs口服MTD口服液80 mg,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1、2、3、4、6、8、12、24 h采集血样,测定血浆中MTD的浓度,并采用3P97药动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10~10.00 mg·L~(-1)内,MTD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和回收率均符合要求。MTD药-时曲线经拟合符合二室模型,主要参数:ρ_(max)(623.13 4-231.06)μg·L~(-1);t_(max)为(2.764±1.13)h;AUC_(0→24h)为(9 569.56±3 294.88)μg·h·L~(-1);AUC_(0→∞)为(21 522.61±10 825.36)μg·h·L~*(-1);t_(1/2)为(23.95±13.61)h。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检测人血浆中MTD含量的HPLC法,适用性强,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成本低廉,可用于MTD药动学的研究;MTD药动学特征和参数在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临床治疗中应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2011年05期 v.20 26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进口与国产紫杉醇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

    曾涛;杨振宇;章蕴毅;

    目的比较进口与国产紫杉醇治疗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EOC)的疗效和经济学效果。方法 72例EOC患者按手术残余灶大小及使用进口紫杉醇和国产紫杉醇分为TS组(进口紫杉醇且术后残余病灶直径≤1 cm)和PS组(国产紫杉醇且术后残余病灶直径≤1 em)、TU组(进口紫杉醇且术后残余病灶直径>1cm)和PU组(国产紫杉醇且术后残余病灶直径>1 cm)。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并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 TS组vs PS组和TU组vs PU组第1~4疗程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紫杉醇-卡铂与国产紫杉醇-卡铂两种治疗方案成本分别为44073.89元和12 689.89元。结论进口与国产紫杉醇对EOC患者的近期疗效相似,国产紫杉醇-卡铂治疗EOC患者在药物经济学上优于进口紫杉醇-卡铂方案。

    2011年05期 v.20 26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36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榄香烯联合氟尿嘧啶对肝癌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许文翠;任双义;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氟尿嘧啶(5-FU)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小鼠左腋窝下皮下种瘤造实体瘤模型。将35只荷瘤小鼠等分为5组,分别以榄香烯高剂量(100 mg·kg~(-1))、榄香烯低剂量(50 mg·kg~(-1))、5-FU(20 mg·kg~(-1))、榄香烯低剂量(50mg·kg~(-1))联合5-FU(20 mg·kg~(-1))及生理盐水(0.2 mL)处置10 d,记录各组小鼠治疗期间体质量及移植瘤的体积并计算抑制率,HE染色法观察各切片中瘤组织的差异。结果荷瘤小鼠经药物处置5 d后,各用药组瘤体积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均有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于单独用药组;对小鼠体质量影响,联合组及5-FU组均大于榄香烯组及对照组;组织切片中可见各用药组对瘤组织不同程度的破坏。结论榄香烯能有效地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可以作为化疗药5-FU的辅助药物。

    2011年05期 v.20 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膝关节镜术后罗哌卡因关节腔给药的血浆浓度

    陈赛贞;陈忠义;徐利君;田自有;徐珊珊;林学正;朱孟勇;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膝关节镜手术后罗哌卡因关节腔给药的血浆浓度。方法以曲马多作为内标;采用Hypersil ODS-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与0.02 mol·L~(-1) NaH_2PO_4缓冲液(用磷酸调pH 3.7,含0.015%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20 nm,血样处理以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提取,氮气吹干重溶进样,进样量为20μL。关节镜术后在关节腔中注射罗哌卡因150 mg,于0.25、0.5、0.75、1、1.5、2、4、12、16、24 h取血测定罗哌卡因浓度。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曲马多与罗哌卡因保留时间分别约为6.5、10.6 min,罗哌卡因血浆浓度在0.025~4.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SD<4%,提取回收率为87.79%~89.20%。样品在室温放置24 h及低温冷冻条件下(-20℃)贮存1个月均稳定。关节腔给药后ρ_(max)为(1.01±0.47)mg·L~(-1),t_(max)为(0.75±0.47)h,t_(1/2)为(9.26±6.23)h。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测定。罗哌卡因关节腔内给药较硬膜外给药缓慢平稳释放入血,产生峰浓度较低,血药浓度持续时间较长,为比较安全的给药方法 。

    2011年05期 v.20 274-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其他_征订启事

  • 《中草药》杂志2012年征订启事

    <正>《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中国期刊界最高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04~2010年连续6年

    2011年05期 v.20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2年《药学学报》

    <正>《药学学报》(CN:11-2163/R,ISSN:0513-4870)是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辟有栏目:述评和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本刊自1953年创刊以来,一直报道药学领域原始性、创新性科研成果,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刊登论文内容包括药理学、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

    2011年05期 v.20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年征订启事

    <正>《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1-2420;CN 31-1875/R。邮发代码:4-705,国图代号:BM3642。本刊面向全体眼科、耳鼻喉科医学工作者。宗旨在于促进国内外眼科、耳鼻喉科领域内重要科研成果的交流,加快技术与信息的传播,为临床工作者总结

    2011年05期 v.20 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科药学杂志》2012年征订启事

    <正>《儿L科药学杂志》由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主办的目前我国儿科药学领域唯一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108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50-1156/R。《儿科药学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儿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主要的文献数据库全文收载,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2011年05期 v.20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12年《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正>《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有关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旨在为我国广大临床药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及相关

    2011年05期 v.20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短篇论著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黄红辉;尤之斌;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GE)和单纯全麻(GA)对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行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GE组和GA组,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GE组全麻诱导后行硬膜外阻滞。分别于入室镇静后(T_0)、气腹前(T_1)、气腹后30 min(T_2)、气腹后60 min(T_3)及拔管后10 min(T_4)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测定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并记录七氟醚的吸入浓度。结果 T_1~T_3时GE组MAP明显低于T_0时,且明显低于GA组(P<0.05);T_4时两组HR均明显快于T_0时(P<0.05);T_2、T_3、T_4时GE组ET、CGRP明显低于GA组(P<0.05);T_2、T_3时GA组ET明显高于T_0时(P<0.05);T_3时GA组CGRP明显高于T_0时(P<0.05);T_1~T_4时GE组七氟醚MAC值显著低于GA组(P<0.05),T_2、T_3时两组MAC值均显著高于T_1时(P<0.05),T_4时显著低于T_1时(P<0.05)。结论与GA相比,GE可有效地减轻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

    2011年05期 v.20 279-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住院患者药物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和可疑药物分析

    姜慧芳;程能能;杜文民;陈斌艳;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病在住院患者人群中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可疑药物。方法基于上海市医院住院患者用药数据库中拥有2次及以上ALT记录的患者人群,以用药后ALT>60 U·L~(-1)为药物性肝病的评价标准,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年龄、性别、服药种类、住院时间和基线ALT值对药物性肝病发生率的影响,并计算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可疑药物的似然比。结果 :纳入研究的3030例患者中药物性肝病有171例,占5.61%。服药种类是其危险因素。药物性肝病的可疑药物涉及各个类别的药物,以中药出现的频次最高,其次为主要抗菌药物。有220种可疑药物可能与药物性肝病有关,其中磺胺甲(?)唑、氯胺酮等似然比较高。结论住院患者在合并使用多种药物和应用磺胺甲(?)唑等具有肝毒性药物时应加强肝功能监测,以避免药物性肝病的发生。

    2011年05期 v.20 282-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师药师园地

  • 急性脑卒中后抑酸药预防性应用情况调查和循证医学评价

    隗茂芸;刘芳;

    目的了解神经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酸药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循证医学评价,为临床合理应用抑酸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教学医院神经科一病房2009年8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信息,应用我国制定的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对抑酸药的应用进行评价。系统检索美国全科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献(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科克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收集有关抑酸药用于预防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循证医学证据,以此评价抑酸药的应用。结果调查期间该病房有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78例,其中53例(29.7%)预防性应用抑酸药。按照我国制定的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病例中,有32例(60.4%)符合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指证。按照所获得的循证医学证据,有证据的抑酸药预防性应用占75.5%,包括:急性脑卒中病情较重,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史、现应用阿司匹林,或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或抗凝剂与抗血小板聚集药联用,或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而以下情况元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抗凝剂,或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史但本次发病后未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者,或发病时有恶心、呕吐症状。结论多数急性脑卒中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病例符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对于少数不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病例,其抑酸药预防性应用是否必要,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

    2011年05期 v.20 286-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秦冰滴眼液中冰片和龙脑的含量测定

    赵秋华;周昕;顾希钧;侯剑伟;张彤;

    建立秦冰滴眼液中的冰片和龙脑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安捷伦6890N型气相色谱仪和FID检测器;色谱柱为Agilent毛细管石英柱(19091N-113 HP-INNOWAX Polyethylene Glycol,30.0 m×320μm,0.25μm);柱温140℃,前进样口温度200℃,前检测器温度230℃;载气为氮气。结果冰片在质量浓度0.001~0.023 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龙脑在质量浓度0.001~0.08 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冰片的平均回收率94.89%。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本制剂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2011年05期 v.20 290-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测定复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中乳酸依沙吖啶和间苯二酚的含量

    苗彩云;陈江飞;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中乳酸依沙吖啶和间苯二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_(18),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mL~(-1)磷酸二氢钾溶液(20%H_3PO_4调pH至3.3)(48:52,V/V),检测波长269nm,流速0.6 m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乳酸依沙吖啶、间苯二酚分别在1.012~20.24 mg·L~(-1)(r=0.999 9)和20.28~405.6 mg·L~(-1)(r=0.999 9)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99%(RSD<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性、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中乳酸依沙吖啶和间苯二酚的含量测定。

    2011年05期 v.20 294-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测定甘地胶囊中指标成分的含量

    唐跃年;凌启迪;肖敏;张健;陆晓彤;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甘地胶囊样品中2种指标成分(黄芪甲苷、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用超声提取法,用Inertsil(?)ODS-3色谱柱分离样品,流动相为乙腈与0.5‰磷酸(pH 2.25),梯度洗脱,流量为1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1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对于待测组分r均>0.999;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0.5~50 g.L~(-1);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0.01~50 mg·L~(-1);检出限为黄芪甲苷0.1 g·L~(-1),黄芩苷0.01 mg·L~(-1)。方法的加样回收率黄芪甲苷、黄芩苷为96.89%~100.00%,RSD低于3.5%(n=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甘地胶囊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制剂指标成分的研究。

    2011年05期 v.20 29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院142名护士服用中药汤剂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原因分析

    张露蓉;江国荣;俞红;宋如珺;沈灿;

    目的了解我院护士服用中药汤剂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对不合理现象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访谈式调查,以各现象和原因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后,计算累积频率,以累积频率<80%的为主要现象和主要原因。结果在服用中药汤剂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的人数比例为88.03%。主要不合理现象依次是"未遵照特殊要求服用"、"自行停止服药"、"漏服药"、"不按时服药"和"不按要求次数服药"。其中"未遵照特殊要求服用"的主要原因是"难以做到"、"缺乏指导"和"不重视";"自行停止服药"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应汤剂口感"和"疗效不理想";而"漏服药"、"不按时服药"和"不按要求次数服药"的主要原因均是"遗忘"和"生活作息不规律"。结论患者服用中药汤剂的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较为普遍,是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加以重视并加强药学指导和监护。

    2011年05期 v.20 299-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关于举办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的通知

    <正>由中国药学会主办、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等协办的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大会,定于2011年11月5日至6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医药卫生科技界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

    2011年05期 v.20 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合理用药

  • 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孙淑娟;吴永佩;

    目的抗菌药物的疗效不仅取决于药物的抗菌活性,还与其给药方案有关。正确的给药方案应参考抗菌药物的药代/药效(PK/PD)特征。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在我国仍然没有按照其PK/PD特征给药,主要问题是给药间隔不当。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疗效与其给药方案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了改善我国β内酰胺类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建议。

    2011年05期 v.20 303-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731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临床药师参与112例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分析

    谢黎崖;吴永良;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对112例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采纳率最高,为83.3%,但因未能事前干预,作用不大;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干预用药采纳率为62.5%,其最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起到一些作用,但其深度与广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改善工作方法 。

    2011年05期 v.20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9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美罗培南与丙戊酸药物相互作用的病例报道与分析

    曹迪;张旭晖;高璇;李智平;

    近期我院在开展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中发现个别住院患儿的丙戊酸血药浓度结果异常,远低于丙戊酸的正常治疗浓度。排除了患儿服药依从性,我们发现患儿丙戊酸血药浓度偏低可能与使用美罗培南有关。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得知此药物不良反应已经得到国外很多学者重视,并做了大量机制研究。我们阐述了丙戊酸体内代谢过程,总结了上述两种药物潜在的作用机制,临床应引起重视,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2011年05期 v.20 309-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37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外科手术患者需关注的药物治疗问题

    袁颖;陶振钢;蔡映云;吴琳;

    手术是处理外科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 ,但许多外科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可能需要配合药物治疗。我们主要介绍了外科患者需要药物治疗的情况及外科疾病或手术对伴发症治疗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内外科医师和临床药师药物治疗的水平和能力,让患者得到科学的综合治疗。

    2011年05期 v.20 311-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临床药师工作的特点及切入点

    鲍仕慧;王增寿;陈丽佳;郑映;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的切入点。方法结合临床药师在PICU的工作实践,总结PICU的专科特点以及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方法。结果 PICU临床药师可以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儿童不同发育时期用药特点、超说明书用药、肠内肠外营养治疗、药物相互作用、血药浓度监测等方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结论加强临床实践,把握好专科临床药师工作的切入点,才能真正发挥临床药师在医疗工作中的作用。

    2011年05期 v.20 313-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不良反应

  • 盐酸伊立替康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曹凯;

    <正>【病例】患者,男,60岁。因胃癌术后化疗后3 a余,腹膜淋巴结转移术后6个月,癌抗原724进行性增高人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卡氏评分90分,营养中等。因患者已行多周期FOLFOX_4方案化疗,考虑患者对奥沙利铂及氟尿嘧啶耐药,准备给予伊立

    2011年05期 v.20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伊潘立酮

    李园园;李华芳;

    针对目前抗精神病药物依从性差、不能耐受和频繁换药等特点,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任务。伊潘立酮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拮抗5-羟色胺2A受体(5-HT_(2A))和多巴胺-2受体(D_2),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就目前临床研究资料显示,该药安全有效,主要特点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代谢异常和体质量增加的发生率较低,但可引起QT间期延长和直立性低血压。

    2011年05期 v.20 318-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