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 吡啶羧酸铬通过AMPK信号通路促进3T3-L1脂肪细胞脂肪酸转位酶CD36的转位

    王毅群;董怡;涂治才;姚明辉;

    目的研究吡啶羧酸铬(CrPic)对3T3-L1脂肪细胞脂肪酸转位酶CD36转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3T3-L1脂肪细胞作为模型,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CrPic及胰岛素对CD36转位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CrPic对CD36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rPic和胰岛素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的CD36从胞质转位到胞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脂肪细胞胞膜上CD36的含量也增多。给予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抑制剂compound C之后,CrPic促进CD36转位的作用消失,但胰岛素的作用却不受影响。结论 CrPic通过AMPK信号通路促进3T3-L1脂肪酸转位酶CD36的转位。

    2011年04期 v.20 193-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28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复方绞股蓝胶囊对口腔鳞癌CAL27细胞增殖和表达的影响(英文)

    金剑;金芝贵;肖忠革;吴飞华;曹晨昱;

    目的研究复方绞股蓝胶囊(CoFG)对口腔鳞癌CAL27细胞MMP-2,9和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oFG对口腔鳞癌CAL27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q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oFG对口腔鳞癌CAL27细胞MMP-2,9和Bax、Bcl-2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oFG组和非CoFG组在细胞增殖抑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FG下调MMP-2、Bcl-2 mRNA及蛋白表达;CoFG上调MMP-9、Bax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MMP-2,9和Bax、Bcl-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CoFG可能对口腔鳞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在作用。

    2011年04期 v.20 198-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大鼠Clara细胞及CC16表达的影响

    赵铭山;吴京波;郭飞;武美秀;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Clara细胞数量和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红霉素组、地塞米松组。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BALF中CC16含量,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lara细胞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及血管周围、肺间质内有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其他炎性细胞浸润,黏液腺增生,黏膜皱折增多,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可见气道黏液栓,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上述现象明显减轻。肺组织Clara细胞计数显示,哮喘组大鼠终末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Clara细胞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均有所增加(P<0.05)。哮喘组EOS百分比(E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的EOS%均低于哮喘组(P<0.01)。BALF中CC16含量,哮喘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红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均高于哮喘组(P<0.05)。结论哮喘时肺组织中Clara细胞及CC16的表达减少,红霉素可通过上调肺组织中Clara细胞及CC16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

    2011年04期 v.20 20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五灵胶囊有效成分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枯否细胞核因子的影响

    陈晓莉;彭洁;乔逸;王胜春;

    目的观察五灵胶囊中有效成分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枯否细胞核因子(NF-κB)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和枯否细胞,60μg·L~(-1)LPS诱导枯否细胞分泌促炎因子及NO。采用~(125)Ⅰ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TNFα、IL-6、IL-8水平,比色法测定NO生成量,Western blot法检测ERK、p-ERK、NF-κB P50、NF-κB P65、p-NF-κB P65、IκB、p-IκB、IKK、P38、p-P38、CD14、Stat3蛋白的变化。结果五灵胶囊中的有效成分可显著抑制LPS诱导枯否细胞分泌TNF-α、IL-6、IL-8、NO的生成量。结论五灵胶囊有效成分能抑制枯否细胞释放促炎因子,是其治疗慢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2011年04期 v.20 207-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呱氨托美丁及其代谢产物MED-5与托美丁的浓度

    刘东;徐艳娇;向道春;刘宇;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呱氨托美丁(MED-15)及其代谢产物MED-5与托美丁浓度的HPLC法。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采用HypersilODS C_(18)柱(250mm×4.6mm,5μm)进行分离,以甲醇-2%冰醋酸(60:40,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13 nm。结果大鼠血浆中MED-15、MED-5和托美丁线性范围分别是0.050~5.6、0.042~5.4和0.039~5 mg·L~(-1)(r分别为0.995 1、0.995 7、0.999 0);定量下限分别为0.050、0.042和0.039mg·L~(-1);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是100.3%、99.4%和99.9%,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88.9%、87.8%和88.7%;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2%。血浆样品的稳定性符合要求。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大鼠血浆中MED-15、MED-5和托美丁浓度测定的HPLC方法灵敏、准确、精密、稳定,适用于大鼠体内MED-15的药动学研究。

    2011年04期 v.20 213-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甘草提取物对胺碘酮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陈江飞;朱素燕;徐萍;胡毅坚;龙再浩;李辉;

    目的研究甘草对胺碘酮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4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予0.9%氯化钠溶液和甘草提取物(0.5g·kg~(-1),qd×7d)后,胺碘酮灌胃给药按时间点连续采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并比较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胺碘酮主要药动学参数ρ_(max)、t_(max)、t_(1/2)、AUC_(0→24h)2、AUC_(0→∞)、CL/F和MR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连续给药7d后不影响胺碘酮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2011年04期 v.20 216-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浓缩秦氏敷贴方中姜酒和敷贴药渣对哮喘豚鼠的作用研究

    张瑾;李祎群;丁忱欢;李莉;龚杰;杨文涛;毕蕊;

    目的探讨浓缩秦氏敷贴方中的姜酒和其药渣对哮喘豚鼠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豚鼠,随机分为5组:传统秦氏敷贴(A)组、哮喘模型(B)组、空白对照(C)组、姜酒敷贴(D)组、药渣敷贴(E)组。采用雾化吸入鸡卵蛋白(OVA)进行攻击,建立哮喘模型。A组敷贴秦氏敷贴剂,B组敷贴生理盐水,C组正常饲养,D组敷贴含药姜酒,E组敷贴药渣。第2周起OVA攻击后敷贴,1周2次。于第1、2、4和8次OVA攻击后进行哮喘症状评分。于第7次敷贴后处死动物,观察肺脏组织经HE染色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粒细胞计数。结果第4次OVA攻击后,D组哮喘症状减轻,第8次OVA攻击后,A组、E组哮喘症状减轻。各组哮喘豚鼠肺组织中的粒细胞计数均减少。结论姜酒浓缩敷贴提高了传统秦氏敷贴疗效,在敷贴2次后即显示出疗效。药渣敷贴与传统秦氏敷贴疗效相似。

    2011年04期 v.20 219-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医师药师园地

  • 盐酸丁咯地尔与丹参注射剂联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

    殷团芳;康利;刘伟;张艳红;李俐华;任基浩;谢鼎华;

    目的观察和评估盐酸丁咯地尔与丹参注射剂联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确诊为突发性聋患者按随机表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n=5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剂250mL,iv gtt,q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200mg,iv gtt,qd。疗程均为7~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1%,显著高于对照组(52.1%),P<0.05;且2组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丁略地尔联合丹参注射剂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肯定,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2011年04期 v.20 223-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7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纤维蛋白胶制品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

    刘婷婷;徐琛;陈益乐;李嫣;段更利;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医用纤维蛋白胶制品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方法以磷酸三丙酯作内标,采用DB-WAX色谱柱(30m×0.53mm,1.0μm);气化室温度190℃;检测器温度210℃;柱温16℃;载气为氮气。结果磷酸三丁酯在质量浓度1.61~12.84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4;质控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下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6%、99.26%、95.98%,RSD分别为1.21%、1.19%、0.43%(n=3)。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医用纤维蛋白胶制品中磷酸三丁酯残留量的测定。

    2011年04期 v.20 225-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测定人尿液中尼非卡兰浓度

    隋因;唐云彪;史国兵;刘倩;

    目的建立人尿液中尼非卡兰浓度测定的HPLC法,并研究健康志愿者给予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后尼非卡兰原形经尿液的累积排泄量。方法采用内标法,以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提取液吹干,残渣用流动相溶解后进行HPLC法检测。色谱柱为μ-BondapakC_(18)(150mm×4.6mm,10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铵(pH 5.6)-甲醇-乙腈(60:20:20,V/V/V);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70 nm;内标为卡马西平。测定了16名健康志愿者先后给予2次负荷剂量并经连续静滴持续给药6h后,收集不同时间段的尿液样品,同时记录不同时间段的尿液体积,以测定尿药浓度后计算累积排泄量。结果尼非卡兰尿样质量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5000μg·L~(-1),最低定量限20μg·L~(-1);高、中、低3个QC(质量浓度分别为20、300和2500μg·L~(-1))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6.4%、5.8%和6.9%,日间精密度分别为8.2%、5.9%和10.9%,回收率分别为(83.0±18.9)%、(85.0±26.2)%和(74.4±4.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人尿液中尼非卡兰的含量测定。

    2011年04期 v.20 228-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HPLC法快速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林秀丽;朱金平;费燕;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人血清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HPLC法。方法以Hypersil BDS-C_(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2)-甲醇(86:14,V/V),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6nm,柱温35℃,进样量20μL,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互为内标;血清样品经1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离心后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本法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均在2~100 mg·L~(-1)间线性关系良好,两者平均回收率均为95%~105%,日内及日间RSD均<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2011年04期 v.20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588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RP-HPLC法检测注射用前列地尔的有关物质

    吴秀荣;林焕泽;李桃;蓝忠;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前列地尔的有关物质和降解产物。方法使用C_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0.01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62:38,V/V)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5nm;柱温30℃。结果主峰和各杂质峰均达到基线分离,理论板数按前列腺素E_1峰计算不低于13 000。前列腺素E_1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5~6.0 mg·L~(-1)(r=0.999 7),15-酮基-前列腺素E_1为0.75~3.0 mg·L~(-1)(r=0.999 0),前列腺素A_1为1.0~4.0mg·L~(-1)(r=0.999 7)。结论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注射用前列地尔的有关物质的测定。

    2011年04期 v.20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在5%转化糖注射剂中的稳定性

    计佩影;张慧;朱光辉;王增寿;王哲;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在5%转化糖注射剂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于25、37℃条件下,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24 h内5%转化糖注射剂中盐酸头孢甲肟的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并测定pH值和微粒数。结果在25℃条件下,配伍液中盐酸头孢甲肟含量6 h内无明显变化,配伍液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微粒数符合规定;但在37℃条件下,盐酸头孢甲肟含量4 h内下降19.43%,配伍液颜色加深,pH值有一定程度上升。结论 5%转化糖注射剂可以用作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的稀释剂,但应注意环境温度对配伍液稳定性的影响。

    2011年04期 v.20 237-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 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案例分析

    石佳娜;叶佐武;王小军;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方法结合药师深入心血管临床工作6 a的情况,分析药师介入临床案例。结果临床药师在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给药途径等方面的作用是临床医师无法取代的。结论药师介入临床实践已初步取得积极效果,药师应利用药学专业知识,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2011年04期 v.20 239-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郑凯兰;陈树珍;谭亚萍;

    目的发现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提高病区内药品管理质量。方法我院护理部组织专项管理小组定期对病区内药品进行专项督查,运用"五常法"规范病区内药品管理,对实施前后药品管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2009年进行3次专项督查,药品过期的病区占检查病区的比例分别为33.3%、43.3%、30%,药品混放的病区占检查病区的比例分别为70%、33.3%、36.7%。推行"五常法"管理后,2010年进行3次专项检查,药品过期占检查病区的比例分别为26.6%、20%、13.3%;药品混放占检查病区的比例分别为23.3%、23.3%、16.7%,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在未建立后勤保障系统及电子输送系统的医院里,实施"五常法"管理,能有效改善病区内药品过期与混放现象,提高护士用药的安全性。

    2011年04期 v.20 241-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袁毅;

    目的了解和分析外滩社区居民对社区医师满意度情况,为开展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拦截在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者,通过问卷调查,就服务态度、医师技术、解释与交流、治疗效果等指标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263人中,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综合满意度达72.91%,不同职业的就医者对服务态度、解释与交流、治疗效果满意度指标的评价存在显著区别,而对医师技术满意度指标的评价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滩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优质、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同时提出对社区医师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

    2011年04期 v.20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7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抗肿瘤药物临床药学研讨会在乌镇举行

    <正>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甚至生命的严重疾病。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恶性肿瘤的防治仍然是世界难题。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抗肿瘤药物在抗肿瘤领域的地位仍然非常重要。因此,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是现代医学的前沿课题。在临床药学领域,抗肿瘤药物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这个领域中,许多难题需要临床药学工作

    2011年04期 v.20 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1上海临床药学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正>由《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1上海临床药学学术会议于2011年5月25日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临床药学教育与实实践"。会议邀请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会议由杭州

    2011年04期 v.20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临床药学岭南论坛·2011在东莞举行

    <正>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明确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和逐步深化,将会对医院药学及整个医药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研究和探讨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医院药学的变革之道,提高各级医院及其药剂科在新政策、新形势下的管理水平,改变观念,预应未来,由《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社主办,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临床

    2011年04期 v.20 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药物不良反应

  •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致幼儿过敏反应1例

    仇锦春;廖清船;许静;徐康康;

    <正>【病例】患儿,男,8个月28 d,体质量10 kg。因"头面部、双上肢、左侧胸腹部烫伤"1 h余到我院急诊就诊,随后为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主诉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无发热,无昏迷,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部平软,未及明显压痛和肿块,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正常。临床诊断:头面部、双上肢、左侧胸腹部Ⅱ度烫伤30%。入院后即行烫伤清创术,予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包扎创

    2011年04期 v.20 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克林霉素磷酸酯致过敏性休克并呼吸心跳骤停1例

    王长江;徐潮红;

    <正>【病例】患者,男,64岁,因"右小腿红肿伴疼痛半月余,加重2 d"入院。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入院查体:t39.6℃,P 100次·min~(-1),BP 121/76 mm Hg(1 mm Hg=0.133 kPa),R 20次·min~(-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31×10~9·L~(-1),中性粒细胞91.80%。入院诊断:右下肢丹毒。针对丹毒常见致病菌为乙型

    2011年04期 v.20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薄芝糖肽注射剂致过敏反应1例

    李雪静;

    <正>【病例】患者,男,70岁。因胃癌并腹腔转移于2010年8月2日收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平稳,上腹部胀痛不适,有时恶心,无呕吐,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下腹部膨隆,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水肿,BP 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奥美拉唑钠40 mg+生理盐水100 mL,iv gu,qd;水溶性维生素2安瓿+脂溶性维生素2安瓿+10%氯化钾注射剂10 mL+葡萄糖氯化钾注射剂500 mL,iv gtt,qd;复方氨基酸注射剂(18AA-V)250 mL,iv gtt,qd。5 d后遵医嘱给予薄

    2011年04期 v.20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静滴夫西地酸钠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高菊梅;

    <正>【病例】患者,女,57岁,体质量约60 kg。既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史,有高血压病史,自服珍菊降压片。因左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于2009年10月12日入院。当日以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813,每支0.125 g)0.2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剂250 mL,iv

    2011年04期 v.20 248-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曲库铵致严重过敏性哮喘1例

    李旭梅;周冬娜;陈慧琴;

    <正>【病例】患者,女,36岁,因"右肘关节疼痛1 a余,加重2月"于2010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自述无"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食物、药物等过敏史。入院体征:神清,BP 134/71mm Hg(1 mm Hg=0.133 kPa),P 76次·min~(-1),R 19次·min~(-1),t 36.9℃。心肺听诊无殊,右肘关节轻度肿胀,内外侧关节间隙均有压痛。初步诊断为右肘关节炎。

    2011年04期 v.20 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氯氮平在非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应用

    黄行土;汪志良;

    氯氮平是抗精神病药物,近年来也应用于非精神病性障碍,并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氯氮平在心境障碍、海洛因依赖、迟发性运动障碍、顽固性失眠症、强迫症、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等非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2011年04期 v.20 250-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药物性肝损害发病新机制——三步损伤模型

    滕光菊;孙颖;李保森;邹正升;

    药物性肝损害(DILI)已成为国内外常见且较严重的药源性疾病。虽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对DIL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DILI的三步损伤模型。首先,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直接引起细胞应激,抑制线粒体和(或)特定的免疫反应。继而,这些初始损伤可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改变,影响线粒体的功能。最终,线粒体的损伤导致细胞坏死或凋亡。该模型是真正意义上DILI发病机制的探讨,具有明显的优点,当然也有其局限性。

    2011年04期 v.20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正>《中国临床药学杂志》主要报道我国临床药学及相关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有关临床用药的基础研究,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动力学、血药浓度监测以及有关医院药学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旨在为我国广大临床药学和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临床药学及相

    2011年04期 v.20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9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